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住了50年,十八梯没怎么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8日05:10  华龙网-重庆晨报

  24小时新闻热线:966966

  告别十八梯的日子

  十八梯旧城改造于今日正式拉开序幕了。老居民们一边陷入了即将与相处几十年的老邻居分离的离情别绪,一边又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无限憧憬。或许会离开,或许有告别。但是,老住户依然开心,因为,每个人都相信并期待———未来,生活更好。

  “啥都舍得,就是舍不得老街坊”

  在十八梯住了31年,刘嫂说,闭着眼睛出门,她都能摸清周边的路。

  刘嫂原名何新莲,31年前从江津老家嫁到十八梯。屋里的家具大都还是刘嫂结婚时添置的,经过30多年时光的磨洗,大多有点陈旧破败。

  夫家原来一共4口人,房子却只有两间,为了他们的婚事,家里人把原来父母居住的客厅又拉帘子隔了半间房给小女儿,说起当时的情景,性格豪爽的刘嫂哈哈大笑了两声,“还好是小姑子,不然还真有点不方便。”

  儿子刘韬早在渝中区七星岗买了房子,想把刘嫂接过去,刘嫂找了各种理由推脱,“还有时间了,再等等。”其实,她啥都舍得,最舍不得的,就是这些相邻而居几十年的老街坊们。

  “谁家做了好吃的,总会每家都送一碗。”最让刘嫂难忘的,是当年那次生病的时候。那次,刘嫂半夜阑尾炎发,送到医院,刘韬的吃饭问题成了刘嫂最大的担心。

  “其实那三天,我过得不知有多舒坦了。我把左邻右舍好吃的东西都吃了个遍。”刘韬笑言。

  从上半城看十八梯。

  “搬出十八梯,我们还要当邻居”

  抬步走上两步十八梯的梯坎,汪阿姨和周阿姨的两个小摊豁然出现在眼前,两人的小摊子相邻而设,严格说起来,两个人还是生意上的竞争对手,不过,两个人却从未因此红过脸。

  两个人在十八梯住了20多年了,开始做生意却是不久前的事情。1998年,周阿姨的丈夫下岗了,夫妻俩为了维持生计,在十八梯设了一个小小的早点摊。半年前,汪阿姨也开了摊子卖饮食。为了节省开支,两家人常常凑在一起进货,遇到对方忙不过,一定会过去搭手帮忙。

  “竞争?没得这么多讲究了。”周阿姨笑了笑,“做生意就是凭手艺吃饭的,大家都是街坊,一块赚钱,有啥不好的。”收了摊,两个人除了讨论讨论生意,周阿姨爱拉着汪阿姨逛街,看得多,买得少,“其实更多的就是一块走走,说说话。”

  前段时间,两家人约着一块去看新房,刚走进房子,两个阿姨再也忍不住了,开始讨论起在这儿摆洗衣机,那儿摆电冰箱。“这房子多好,厨房厕所都很大,以后邻居来串门吃个饭就方便多了。”

  两家人已经决定把房子选在一处当邻居,到了新家,也许还一起到外面去摆摊。

  往年夏天,十八梯居民在防空洞前纳凉。

  昨天中午,天气有些闷热,熊婆婆和谢婆婆又和往常一样,坐在自家门前荫凉处闲聊。轻轻摇着蒲扇,两个老人一脸平静和惬意,“住了几十年了,老街坊是舍不得,但总还在一个城头的嘛。”

  岁月的长河在两个老人的脸上趟过,留下深深的沟壑,老人掐指算算,晃眼之间,不知不觉已经在十八梯住了50多年了。

  熊婆婆原来住在江津,1952年和丈夫一起搬到了十八梯,从此,再没有挪过地方。谢婆婆在1957年嫁到十八梯,她记忆中的十八梯几十年不变,“我嫁过来的时候,十八梯的样子和现在差不多,唯一的变化,只是现在建筑变旧了一些。”

  谢婆婆说,原来的十八梯还没有现在这么热闹,但南来北往的小摊贩特别多,卖零食小吃的尤其多,被好多人称为“好吃街”。鼎盛的时候,谢婆婆一家还曾在自家门前摆摊卖过炒菜,邻居们经常照顾她的生意。

  从老人家门前的小巷直走出来,有一个专门从事修脚、取趾边、取鸡眼的小贩。隔三岔五,熊婆婆就约着谢婆婆一起来找他服务。好多年,这早已成为她们的习惯,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

  两个老人做了几十年邻居,没有红过一次脸,甚至是周围的众多邻居,在老人印象中,也没有发生过啥矛盾,“大家关系都好得很。”

  平平淡淡的日子过了几十年,两位老人无比怀念从前的日子,但同时也充满了信心:“还怕找不到人聊天?就算搬开了也可以再联系嘛,还不是都在重庆城头的。”

  从下半城看十八梯。

  十八梯的步行石梯。

  十八梯居民用大号针管拔火罐。

  十八梯,市民在茶楼喝茶。

  本版文/本报记者 林祺

  本版图均为资料图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