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贤亮:文化产业一搞就赚钱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8日15:09  国际在线

  

张贤亮:文化产业一搞就赚钱

  本报记者邱晓雨采访张贤亮

  本报记者/邱晓雨

  他是中国当代的著名作家。他是文学与商业的西部传奇。在与世隔绝的囚犯生活中,他把烙印积攒成文字;在沉寂古朴的贺兰山下,他把荒凉营造成文化。

  近日,本报记者邱晓雨(以下简称“邱”)对话作家张贤亮(以下简称“张”),感受他传奇足迹之下的不老青春。

  我们必须纵向地看历史

  邱:对您个人来说,那段劳改肯定是很黑暗的。

  张:我觉得我自豪的,就是我和中华民族是同命运的,我个人最不幸的时候也是我们民族最不幸的时候。如果说我刚刚开始写小说,仅仅是反映我个人的命运,这个历史价值不大,社会贡献也不大。我恰恰反映的是我们整个民族,经历了长达20多年的磨难。

  邱:尽管不是每个人都去劳改,但是那一段日子,你们的苦难是集体的。

  张:劳改是很幸福的。有很多人想劳改而不得,懂吧,进去劳改,判几年,你就在里面劳动就算了,有的人在外面天天要进行政治运动,天天要进行批判,天天要为那一点票证发愁,我进去什么也不发愁了。那个时候中国有一段大激进的时期,叫“低标准、瓜菜代”,恰恰是劳改队里面死人的比例比外面的人要少,因为至少稀汤每天还有得喝。

  邱:劳改的过程,对于一个有斗志的年轻人,在当时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张:麻木了。因为我劳改了,吃又吃不饱,也接触不到女人。要是我一看,那个时候当然我就会很痛苦,但我那时候只能接触到母猪,所以我就没有痛苦,麻木了。

  邱:现在回过头这么久,这种苦难对您个人来说,对一个民族来说,还带来了什么?

  张:带来太大的损失,现在我们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很多负面的或者阴暗的东西,其实都是那时造成的后遗症。我们现在还没有把计划经济和文革、反右这些后遗症或流毒肃清,很多人总认为这些东西是改革开放以后带来的。不,它们是我们前面所欠的债,我们前面的流毒都没有肃清楚,才会出现这样的道德沦丧。就是说,我们必须纵向地看历史,才能看到社会的进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