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到新交易中心卖菜离家远了离“市场”近了

  昨日凌晨,郫县三道堰的王丽带着自己的紫色无公害玉米,来到了位于濛阳的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整个零菜交易区早已火爆开市,每公斤1元多钱的玉米也很快卖出了一大半。而在精品展示区,摊位蔬菜的交易,在凌晨也掀起了几波高潮。南来北往的客商,或在此装货出川,或在此谈好了订单。

  在今年7月前,客商聚集之地还在彭州城区已经有近20年历史的蔬菜批发市场。不到一个月间,一个新的农产品交易中心便在远离彭州市区的濛阳诞生了。更让客商们看好的是,这个新交易中心,虽然离彭州市区略远,却拉近了彭州蔬菜与全国蔬菜流通大市场的距离。

  搬到交易中心

  进一步实现“买全国卖全国”

  彭州常年种植蔬菜70万亩,有14大类200多个品种,年产量达16亿公斤,销往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以及日本、韩国、东南亚。正因为在蔬菜市场占据如此重的分量,当彭州蔬菜市场要搬家的消息传出时,还是让经营户颇为讶异。

  6月30日,位于彭州城区边上的蔬菜批发市场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正式关闭。蔬菜经营户或搬迁至濛阳镇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或搬迁至天彭镇白庙村集菜点。

  是新机遇,还是彭州蔬菜的“滑铁卢”?当时经营户心中确实没底。

  昨日,记者来到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时,不少经营户谈起当初的抉择还是用异常艰难来形容。“以前在老市场,随便走两步就能到市场把菜卖了,但现在,就没那么容易了!”新的交易市场,场地更宽,软硬件一流,运输车进出方便,为何仍然不尽如人意?许多经营户称“这确实需要时间来适应”。

  “以前,我从隆丰镇的家到批发市场才10分钟,但现在,到濛阳起码要1个小时。的确,有时候还是觉得不方便,而且要增加运输费用。”张大姐坦然说道,当初本来不想搬到濛阳,但想来想去,最终还是搬了。“大势所趋嘛!”张大姐分析道,老市场确实阻碍了城市的发展,濛阳这里离成都城区更近,离德阳等蔬菜产地更近,人气的聚集效应更大,“我们的眼光还是得放长远一点,目前的困难是暂时的。相信不久之后,新市场会更加火爆!”越来越多的经营户和营销大户开始相信,随着时间久一些,还会有更多的经营户选择这里。他们之所以看中新的平台,是因为觉得“搬家确实是带来了新机遇”。

  按照我市规划,彭州将是现代农业物流区。总投资20亿元的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计划建成中国西部以蔬菜为主的一级农副产品交易中心,预计农副产品年交易量将超过500万吨,年交易额超过150亿元。

  今年4月8日,交易中心首期开业投入试运营,吸引了不少外省蔬菜营销大户来此交易,不仅带着他们当地的时鲜蔬菜到濛阳来销售,同时也购买了交易中心其他经营户的大蒜、玉米等本地农产品。交易中心试运营后,首届蔬菜博览会举办了。菜博会这一平台,让彭州蔬菜再次成为焦点,彭州菜“买全国、卖全国”的大市场逐渐铺开。

  把好质量关

  让彭州菜更安全更受信赖

  “买全国、卖全国”大市场在彭州建立,决非易事。但借着农产品交易中心带来的新机遇,彭州开始为蔬菜寻找更多走出去的底气——那就是提升蔬菜的品牌和品质,并注入现代化的运营模式。

  在确保彭州蔬菜质量方面,彭州市建立了农业投入品管理体系、蔬菜标准化生产管理体系、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据悉,彭州对违规销售违禁农业投入品行为的不仅要吊销营业执照,对造成损失的,公安部门将追究其刑事责任。

  “谁也不能污染彭州的蔬菜名片,否则将受到顶格处罚!”彭州市有关负责人说,彭州蔬菜搬入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是彭州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开始完美转身的一个标志,也是彭州蔬菜实现二次腾飞的一个起点。

  新的交易市场,将是市民“菜篮子”新的选择,“我们首先做的,就是进一步保障市民食用蔬菜的安全。”据介绍,今后彭州80%的外销蔬菜将从该市场流通到成都及全国各地。为保证质量安全,400余平方米的综合办公区用于建设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届时对于进入市场的农副产品,已经过相关部门检测的,将验单验证,同时进行抽检;对于未经过检测的,则全部进行检测。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一律不准进入。

  “我之所以舍近求远,选择濛阳这个卖菜平台,就是看中这里的人性管理,这里也更让人觉得安全、可信赖。”王丽并不是普通的农户,她开设了一个生态农庄,就在三道堰镇柏条河旁,其种植出的紫玉米、紫薯、紫豇豆、紫番茄等,颇具特色,“要找一个好的平台,让我们的生态无公害蔬菜走出去,也是一件慎重的事情。几经考察,我们选择了这里!”到了中午,再卖一会儿菜,王丽又要往自己的农庄赶,而卖剩下的菜,则可以直接寄存在交易区,“剩菜放在交易中心,有专门的人帮我们看管,放心得很呢!”而更让王丽满意的是,从销售到寄存,都不收一分钱。原来,这个新交易市场推出了多项优惠政策,包括对零菜商不收取任何费用,免费为其提供售菜场地。而对于精品交易区的摊位菜商,则签三年合同免1年半租金。

  在经营户和远近的客商看来,蔬菜的保鲜也同样重要。为此,在交易中心,容量为6000吨的气调保鲜库已经加班完工,5000吨的冻库,日制冰180吨的制冰厂都已投入使用,可以满足搬迁经销商存放蔬菜。

  在交易中心,电子商务系统一期已经完工,结合标准化流程管理,可实现无现金交易,刷一刷IC卡就可完成,消除了旧有现金交易方式中频繁出现的假钞风险。更重要的是,在交易中心做蔬菜生意,经销商可以享受与全国其他市场同步的网络信息,最新价格一目了然。此外,西部一流物流配送体系,对远近客商来说,无疑具有新的吸引力。

  龙头企业崛起

  20万产业大军撑起彭州蔬菜

  彭州蔬菜要实现二次腾飞,从检测、冷藏、包装到营销等多个环节,必须一举连通。新蔬菜集散中心的诞生,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脉,彭州蔬菜的新“产业链”开始形成。

  “2000年以前,彭州蔬菜主抓种植,之后,生产和销售并重,3年前,彭州蔬菜进军深加工,现在,中国西部规模第一的农产品交易中心又开始运营了,至此,彭州蔬菜产业链已经基本完成!”彭州市有关人士告诉记者。

  据了解,目前彭州蔬菜加工企业已经达到30余家,广乐食品、一胜肴食品、泻源农产品、建稚农业、百信农业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先后崛起,合力打造彭州蔬菜品牌;彭州当地的蔬菜营销大户超过200家,营销散户超过4000户,彭州蔬菜从事生产、加工、营销等的从业人员已达20万人,一个庞大的产业大军正在支撑起一个庞大的蔬菜产业链条。

  及时根据市场信息反馈,探索“农超对接”等多渠道销售,正是彭州一大有益探索。比如,在中国彭州蔬菜科技博览园,一方面为农户提供新技术、新品种;一方面提供生产农资,同时开拓中高端市场,让彭州蔬菜直接进入超市,形成绿色蔬菜生产、销售的中枢神经。为推进农超对接,目前,彭州先后建成蔬菜批发市场3个,农贸市场43个,在成都西单商场、家乐福、百盛购物广场及武侯区、高新区、锦江区等建立彭州蔬菜专销点和直销店29个,推进了彭州蔬菜“进超市、进社区”。

  王礼娇 本报记者 杨华春 文/图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