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医生集体取经 “好办法,好样的”

  自7月21日本报连续报道了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为打造三级医院,派10名医务人员到上海复旦大学学习管理和技术的事情以来,这种第三方监督介入,确保医务人员学到东西的创新方式引发了市民的关注。近日,市民们纷纷打来热线热议这种培养人才的模式,在表示赞扬的同时,还希望其他医院和部门都能学习这种模式。

  市民张玲玲打进热线,有些激动,一连说了两个好,“好办法,好样的!”张玲玲是成都某区县医院的一名骨科医生,虽然她自己一直在“充电”,但还是渴望经常跟拥有精湛医疗技术的专家交流。她表示,医生这个职业,如果知识受限,就会对病人造成误诊等。而市民秦峰则说,医生们能够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很不错!医院能够采用这种办法让出去的医务人员都切切实实学到东西,不虚此行,跟第三方监督有很大的关系,希望以后出外学习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市民王清森是一位病人,他认为多点跟外面交流的机会,可以改善医生的工作和思维方法,拓展知识面,但是要当“小学生”,“勤杂工”确实对医务人员还是一种挑战,要拉得下面子去学东西,还要有耐心,确实不容易。实习记者 李霞

  重温“大学生活” 针对性学管理

  培训的课程很紧张,上午8∶30上课,晚上7∶30下课,中途只有1个半小时的吃饭、休息时间。10多天的学习生活,让陈国英倍感充实。她在明道楼的学术厅里学习医院管理研修班的课程。对于这种圆桌讨论式的座位摆放,陈国英赞叹有加,“以后我们的会议室都该做成这个样子,方便大家讨论。”

  这种学习模式让陈国英重新回到“大学生活”,周围的学员大部分是来自全国各地公立医院的院长、副院长,“每个人的名字座牌放在自己面前,随时准备回答教授的提问……”她系统地学习了城市医保改革方面的问题,陈国英认为自己才站在管理学的门口了,并表示以后她会加倍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实习记者 李霞

  医生 手记

  陈国英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 进修专业:管理学

  复旦大学,明道楼二楼学术厅里,我们开始了学习。首先给我们上课的是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国务院城市医保改革评估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指导专家梁鸿教授,梁教授讲授的内容是《从社会发展背景解读新医改》。他站在讲台上,开宗明义地提出“当代中国的民生问题已经不是简单地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而是着力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构建以民生为重点的新发展战略”,“当代中国的医改问题已经不是简单地解决卫生问题而是积极应对社会快速而巨大变化的挑战,着力解决重大民生问题”。围绕这个观点,他用了大量生动鲜活的实例、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分析和阐述。看来,用联系的观点、跳出医改看医改应是目前作为医院管理者的我们的一门必修课呢。

  而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邬惊雷则从“公立医院品牌建设与营销实践”的角度为我们勾勒了医院形象建设、维护、管理和营销的重要性。他用身边几所特色医院的成功案例来“现身说法”,说明注重品牌的传播、服务的优化和配套、技术的创新以及细分市场所带来的品牌效应,他认为“只有同质的适宜技术而没有创新是很危险的。”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