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4年编撰军史2700多万字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9日08:22  南方日报

  

24年编撰军史2700多万字
彭新云在指导驻澳门部队军史书籍编撰。李三红摄

  为军队修史立传,是一项寂寞却神圣的事业。

  广州军区政治部编研室原主任彭新云,这位北大高材生不恋书斋心向军营,一头扎进浩如烟海的党史军史编研工作中,默默耕耘24载,编撰军史书籍36部(册)、2700多万字。

  北大高材生心向军营

  1966年,17岁的彭新云参军入伍来到湘南。在这片革命的热土上,广为流传的红色故事让他着迷,他的内心不时萌动着“记录者”的冲动。1970年,彭新云被部队保送入读北京大学历史系。大学四年,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历史知识。在没有现成系统资料的情况下,他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数百篇回忆录及大量历史资料,制作出我军历史发展沿革图谱,弥补了当时教科书中关于中国军史的不足。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专家教授把它放在案头作为参考。

  毕业后,彭新云选择回到部队。1983年,年仅33岁的彭新云走马上任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教育处副处长,成为军区机关最年轻的处室领导之一,但彭新云却主动要求调入刚成立不久的党史办工作。1987年,他如愿成为一名军史研究员。

  宁走千里路,不失一字真

  “一字入史册,九牛拔不出。”在军史编研工作中,彭新云反复告诫大家,必须拿出“对得起先辈、对得起后人”的态度,宁可“自找麻烦”,也决不能因为粗疏错漏歪曲历史、贻误后人。

  “宁走千里路,不失一字真”。在编写军史资料丛书《剿匪斗争.中南地区》册时,他带领两名同志先后跑了10个省市的43个党史、档案、公安、政协、民政、省报等单位,征集到4000多万字史料。有时,为了核对一个人名、地名,他都要千里迢迢赶到实地。24年来,因为他字斟句酌考证严谨,没有发生一起失真失实的情况。

  放弃转业诱惑留部队

  在任编研室主任6个年头后,彭新云面临“何去何从”的抉择。按广东省的政策规定,转业他就可安排副厅岗位实职,工资比部队翻了好几倍。而如果失去这次的机会,来年他就超过转业的年限,意味着只能选择在部队干到底。

  面对到地方工作的诱惑,考虑到家庭困难和自身实际,他确实有些心动。

  这时,政治部领导找到了他:“新云,有件事和你商量下。你看《军史资料丛书》、《中共广州军区组织史资料》等10来册书籍还没定稿……”

  话没说完,彭新云立刻表示:“我是党培养的,全听组织安排。”当即就打消了转业的念头。

  2004年,彭新云从编研室主任岗位上退了下来,地方几家文史单位争相聘请他,不但薪水高而且工作轻松,一周只要上三四天班。考虑到编研室人员变动大,新手多,组织上希望他能继续留下来工作,他二话不说,再次选择留在部队。

  翻开彭新云的工作计划,记者看到,工作日程已排到2020年。

  南方日报记者洪奕宜

  通讯员李华敏张科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