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关于贫困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实行学分制的探究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9日12:52  红网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胡锦涛同志提出“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为新时期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根据《干部教育条例》、《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2009-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等文件要求,结合实际,笔者就当前贫困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实行学分制作些肤浅思考,以供商榷。

  一、直面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受历史、自然、经济、人文等综合因素制约,贫困地区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滞后、质量低迷、效益不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培训平台不优。目前,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是当地各级党校。然而,县级相当一部分党校师资力量缺乏,骨干教师后备储备不足,教学资源单一,教学知识陈旧,教育质量不高。同时,由于党员干部教育专项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党校基础设施老化,教育设备落后;党校教师进修机会过少,知识更新难以跟上形势,教学也难出效益。因此,当前贫困地区亟需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断改善干训基础条件,打造先进的干训平台,切实提升干训水平。

  2、培训实效不强。新形势下,各种新问题新情况的出现,对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但是,目前贫困地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集中培训,一般仍以理论学习为主,培训模式陈旧单一,培训内容不够规范,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通用性内容多,专业性内容少,理论性的多,操作性的少;教育培训基本上仍是“灌输式”、“填鸭式”,培训内容“大锅饭”,培训人员“一锅煮”;教需分离现象较严重,教育培训实效不明显。特别是贫困地区有些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对干训工作在思想认识上有偏差,平时把精力集中在抓经济社会工作上,而轻视抓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有的以工作忙、人员少、任务重、经费紧等种种理由应付培训工作,选送“闲职”、“虚职”岗位的同志参加培训,重复培训现象严重;选调学习的总是几位“常驻大使”,有的甚至不如期选派干部参加培训,致使有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一些主要领导和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多年来一直未参加培训。

  3、参训热情不高。党校无针对性的枯燥讲学导致学员学习兴趣低下。加之培训管理普遍存在教育培训、考核使用结合不到位问题,出现“学与不学一个样”、“学习与提拔脱钩”等现象,致使党员干部参训热情不高。一些参训党员干部“身在曹营心在汉”,千方百计找借口请假返回单位,“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时有“脱学”;一些参训干部“醉翁之意不在酒”,不把精力放在钻研理论、运用理论,解决思想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上,而是用在交朋友、拉关系和外出旅游观光,忽视了理论学习、党性锻炼和能力提高。

  二、原因剖析

  调研发现问题主因是干训学习管理制度滞后,具体剖析如下:

  1、培训导向上缺乏内驱力。由于当前许多贫困地区基层党员党员干部没有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难以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加之政策性、指令性强的规模性培训,难以体现参训学员的学习意愿、需求等个性特点,不少学员存在着被动学习的心理,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培训学校存在重硬件轻软件或受软硬件制约,致使干训平台不优,参训人员缺乏动力。

  2、培训内容上缺乏吸引力。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一直以学科教学导向的预定式计划课程模式为主。这种模式往往按照“三中心”即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来组织教学,其重心放在教师课堂讲授方式上,其弊端明显:一是置学员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上,难以调动参训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二是以学科教材为中心组织培训教学,容易脱离社会实践的发展需要;三是以课堂讲授为中心组织培训,不利于学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研究能力的开发。

  3、培训形式上缺乏拓展力。尽管近些年在加大改进培训的方式方法,但培训方式依然存在单一化,在一定程度上还在沿袭老的套路,没有区别性、针对性地把握不同层次、不同类别领导干部的培训需求,接受培训的学员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与多元化的培训形式相距甚远。如:开拓异地培训基地的外培方式,借他山之石,提升培训水平。

  4、培训机制上缺乏约束力。干训工作没有刚性的约束机制,工作任务比较繁重时,培训学习往往被忽略。由于培训对象的特殊性,培训机构的管理力度也不够。只是简单地强调自觉遵守纪律,疏于监督检查,虽然制定学习制度、考勤制度等,严格执行时却不了了之。

  三、大胆探究

  学分制原本是高校的一种教学管理办法,是一种以学分进行教学组织和管理的运行机制,起源于18世纪末德国的“选课制”,是以学员选课为前提和基础,以学分为计算单位衡量学员学习能力和学习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如何将学分制管理引入干训中,就其运作方式和保障措施作些探究。

  1、学分制运行的操作设计

  一是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学分制的核心。实行干部培训学分制必须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体系,要按照参训对象的自身需求,以切合领导干部岗位职业能力入手,依托丰富的优质培训资源,突出课程的主题价值,做到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统一,社会需求与学员需求的统一,把培训理念与工作现实、管理实践进行有机结合,融入培训的全过程。在课程的设置上做到专业性、包容性、实用性、开放性和特质性并重。

  二是计分办法。根据培训课程设置,参考高校做法,根据学科学时数,确定学分系数,明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培训的标准学分值。实行基本学分和奖励学分,通过考试与考评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达到基本要求的计基本学分,自主学习获得学历和在市州以上刊物上发表文章的计奖励学分。

  三是培训要求。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原则上三年为一个时间单位,在此期间要求学习达到规定的学分,学分的总学分值可根据工作岗位和工作性质的不同而分别制定,而且不同的职位要求不同,侧重不同,学习的课程也不尽相同。如对于领导干部在宏观综合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要求就高一些,对于一般干部,学习的重点是业务管理方面知识和能力。

  2、学分制运行的保障体系

  一是转变管理观念。学分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教学管理的灵活性与复杂性,在加强学分制管理制度建设的同时,必须树立现代管理理念,运用科学化、程序化、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及手段,提升对课程建设、教学过程教学评估、学分认定管理等工作的管理水平。

  二是优化师资队伍。教师队伍素质是决定学分制运行的根本。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培训内容多、变化快,一所学校固有的师资力量无法满足培训市场的需要。因此,要采取多种方式,建立培训教学资源库,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培训教师队伍。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培训档次和水平,适应领导干部对业务知识和技能大容量、高质量、全方位的需要。

  三是完善考核制度。学分制实行目标管理,对学习过程管理可以相对粗放一点,但必须严格把握考核关,以考核来衡量教学结果,考试合格即取得学分。考试可以实行教考分离,建立题库,全面真实地反映学员学习的效果。

  四是严格学分认定。实行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后,要保证学分认定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参训学员原则上必须修完课程并通过结业考核方能获得学分,或以学时折算学分。学分认定首先要真凭实据,如培训结证书、课程合格证书等,确保学分认定的准确度。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学分管理软件系统,实行信息化管理。按干部管理权限由组织部门统一负责,建立健全干训学分登记档案和相关制度,作为干部调动、交流、任职、评优等的培训依据。

  四、预测效果

  探究引入学分制管理,不仅是一种学习制度的变革,也将掀起一场干训革新。

  1、实行干训学分制管理的意义。实行学分制有利于调动学员参学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干部个人学习制度的形成和学习型机关的建立;实行学分制把“以人为本”贯彻到了干训中,改变了干部的学习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突出了知识结构的优化,有利于学员个性发展和自身发展;为学员提供便利的时空条件,实现更高层次资源优化配置;实行开放、竞争、自由特征的学分制将激发培训原创力不断提升,有利于发挥教师开发新课程的潜力,扩大培训效益,提升干训水平。

  2、运用学分制考核结果的实效。这是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的关键。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是考核结果是否得到有效的运用。因此,贫困地区各级党委干部教育领导小组每年对纳入学分制考核范围的各级各类干部登记考核获得的学分进行最后认定,并严格执行以下规定:凡当年学分考核低于60分者定为不合格,予以通报,并要求及时补训,规定通报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评先评优,不得提拔重用;两年累计学分低于120分者,责令其离岗自费补训,补训仍达不到要求的,要调整其职务和工作岗位;同时,对于学分考核当年得分90分以上或两年累计得分180分以上者,予以表彰奖励。以此实现“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的目标。

  (作者单位:中共泸溪县委组织部)

稿源:红网 作者:杨子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