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伯祥的绝笔之作

  前几年,我因撰写《文化名人的最后时光》一书,曾搜集王伯祥先生的资料,并采访王伯祥之子王华。在这个过程中,王伯祥的绝笔之作《旧学辨》一再成为我思考的重点。

  《旧学辨》是为中华传统文化做总结唱赞歌的,这样的文章写于“破四旧”的年代很容易惹祸。那么,为什么一位忠厚长者,非要在临终前写成此稿?

  王伯祥,1890年生于苏州,中国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出版家。他曾撰《三国史略》、《郑成功》、《太平天国革命史》、《中日战争》等专著,主持编印过《二十五史》、《二十五史补编》,还选注了《春秋左传读本》、《史记选》等书,是一位了不起的国学名家。

  “文革”中,王伯祥因其年龄大,并没有受到多少冲击。当文学研究所的众多研究员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学习的时候,王伯祥仍可以较为安静地坐在他的四合院中,守着他满屋子的书籍度日。只是在83岁的时候,王伯祥得了一场大病,他再难以继续著述了。

  王伯祥的最后岁月,内心常充满愤怒与孤独。作为一位睿智的历史学家,王伯祥很清楚地辨别着真与假、善与恶。尤其令王伯祥愤恨的,是盛行数年之久的“破四旧”。在这一旗帜下,传统文化遭到毁灭性的践踏。中国几千年积淀的精神财富,被不分青红皂白地当做“旧”来破坏来毁坏,这是王伯祥难以忍受的。他如鲠在喉,不能不说出长期压抑内心的呼声。他不仅私下里对儿女们说:“什么事物最旧?吃饭最旧。他们能废止吃饭吗?”在他生命即将走到终点时,他迫切地想要写一篇文章,来讲讲“旧学”。

  1975年8月27日,王伯祥在日记中写道:“对中国旧学的范围亦有较成熟的概念:凡文字、训诂、历象、声韵、历代章制因革、地理沿变,以至学术流别、艺林掌故、图籍聚散、金石存佚、目录版本之属,均需浅涉藩篱,粗举要略,始能择一专精,左右逢源,即所谓积厚流光,触类旁通也。往日谈此者,约举之曰:国故。侈言之曰:国粹。固非所宜而盲然不肯深思者,概以其‘旧’而鄙弃之,则不免病狂矣。每思作一《旧学辨》,以数陈之,力不逮也,今则已矣,姑留志于此。”

  日记中所说的“力不逮也”,是指王伯祥的身体已非常虚弱,白内障更加严重了,仅左眼能见一线光明。所以他虽然很想写《旧学辨》,但只靠自己的力量是完不成了。最后,王伯祥决定由自己口述,由幼子王湜华笔录之。写完之后,王伯祥又一再斟酌,几番修改,最终定稿。这是王伯祥生平最后一篇文章,文章虽仅千余字,但包罗万象,尤其针对性地对“破四旧”予以否定,这样的文章,在当时写出,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当然也无法公开发表。于是,王伯祥嘱咐王湜华,以毛笔将全文工整地抄写十余份,分送给当时还常有联系的极少数最亲近的朋友顾颉刚、叶圣陶、俞平伯、章元善等先生。诸先生读后甚为惊喜。俞平伯写信给叶圣陶,问:“伯翁近作《旧学辨》想已得读。”叶圣陶回信称:“伯翁之《旧学辨》已获读,列举旧学所包之广,恐将令问津者却步。”当然,这样的话只能在私人书信中一笔带过,并不敢大肆地宣传。

  启功看过《旧学辨》,称道不已,私下给王?华一个提议:“老爷子开了这么个单子。将来你应该再诠释一下。”《旧学辨》已被详细地记载于王湜华所著、中华书局出版的《王伯祥传》中,有志于国学的读者,应该好好地读一读。

  《旧学辨》是在1975年中秋完成的。三个多月后,王伯祥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