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总结成就经验提出发展目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30日07:10  深圳特区报

  深圳特区报广州7月29日电 (深圳报业集团驻穗记者 李明 严俊伟)今天,“广东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高层理论研讨会”发布了《广东经济特区30年改革发展调研报告》。该报告全面回顾总结了深圳、珠海、汕头3个经济特区30年改革发展伟大实践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并指出在特区建立30年的历史节点上,当前特区改革与发展的着力点应当在政治体制上大胆改革,率先突破,为全国探索经验。

  今年是深圳、珠海、汕头经济特区创办30周年,全面回顾总结特区30年改革发展伟大实践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特区肩负的历史使命和主要任务,对于继续办好经济特区有着重要的意义。广东省体改研究会依据汪洋书记提出的“三道题”,组织了由20多位专家组成的课题调研组,奔赴深圳、珠海、汕头开展调查研究,先后举行了多次座谈研讨会,访问了部分“老特区”。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课题组经过多次集体讨论,几易其稿,形成了《广东经济特区30年改革发展调研报告》。报告分为“广东经济特区改革发展30年之回顾”、“特区未来30年改革发展之展望”、“特区当前改革与发展的着力点”等主要部分。

  报告指出,30年来,深圳、珠海、汕头3个城市经济飞速发展,经济总量迅猛壮大,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其中深圳市生产总值从1979年的2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8201亿元,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城市竞争力评估报告中,深圳综合竞争力连续4年居内地城市榜首。到2009年,从深圳口岸出入境的客流量约占全国的60%,车流量占80%。深圳外贸出口额约占全国的1/7,是全国最大的外贸出口基地城市。

  报告认为,广东经济特区始终不忘特区改革创新的使命,在体制创新方面进行了大胆积极的探索。特别是深圳,勇敢地充当了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排头兵,以市场化改革为取向,率先引进外资企业和发展民营经济,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并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与特区外向型发展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

  报告总结广东经济特区建立30年来的“五大作用”:在经济改革中发挥了“试验田”的作用;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重要的“窗口”作用;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示范区”作用;对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并保持繁荣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对成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了积极的探路作用。

  报告发表了对特区未来30年改革发展的展望,提出特区未来30年改革发展的总设想、总目标是: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坚持“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在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之路,最终把特区建设成为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法制健全、社会和谐、文化繁荣、体制完善、生态优美、人民幸福的科学发展示范区,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样板区,物质文明赶上、精神文明超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报告还提出特区未来30年改革发展的战略定位,其中建议深圳特区(特别是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以全面借鉴香港管理模式为重要突破口,更多地承担综合改革试验的重任。深圳国家级开发区要积极开展创新发展模式试验,充当创新试验区。实施企业国际合作创新试点,鼓励企业设立境外研发机构,积极承接跨国公司研发中心转移。深圳要加快建设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华南新药创制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深圳应把生物、新能源、互联网、电子商务、平板显示、集成电路、LED、低碳经济、“三光”产业等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40年,深圳成为珠三角区域创新中心。

  报告指出,深圳作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应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深化和完善深港合作关系,深港形成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城市联合体。其次,深圳要在中国与东盟的区域合作中发挥独特作用,参与国际竞争,利用特区立法权,率先研究制定有关鼓励、扶持企业“走进东盟”的法规,成为与东盟加强科技经贸合作的基地。再次,深圳作为珠江东岸经济圈的区域中心城市,逐步加强与东莞、惠州在发展规划、产业发展、交通运输、环境生态等方面的衔接合作。

  在特区建立30年的历史节点上,当前改革与发展的着力点在哪里?报告建议,打破制约进一步改革的思想障碍,“允许改革失败,不允许不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特区应当在政治体制上大胆改革,率先突破,为全国探索经验。如推行“差额公推直选”制。直选制要从选村官逐步向上进到镇(街)以至区(县)进行试点,稳步推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