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行贿受贿案件中八成涉及购物卡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30日07:46  深圳晚报

  小小购物卡,已成为时下部分居民消费常用的支付工具。一类是超市、商场、美容院等商家发行的单项消费卡,另一类是第三方机构发行的通用消费卡。后者不仅可以在签约超市、商场使用,也可以在签约的美容店、健身房、蛋糕店、餐馆等场所使用。

  “黄牛”一收一售能赚3%利润

  在北京的SOGO、中友、百盛、王府井百货等大商场,经常可见倒卡“黄牛”的身影。一位自称姓王的“黄牛”告诉记者,资和信的商通卡、福卡,9.5折进,雅高e卡9.2折进,普通商场的购物卡9折进。出的话,要9.7折以上。“我们收售各种消费卡的平均利润率能到3%,会有一些常客,有时会上门收卡。”

  “现在公司发福利、过年过节送礼,都流行送消费储值卡,对公司来说可以避税,对行贿者来说也方便。”在北京赛特购物中心门口,一位“黄牛”坦言, “大商场贵得要死,一些有卡的居民当然要变现,拿着现金干点啥不好啊?”

  “元旦春节前后是旺季,那时候可以收到几万元一张大金额的卡。现在是淡季,一天能收十来张吧。”另一名“黄牛”徐女士告诉记者。

  记者调查发现,“黄牛”只是购物卡产业链的末端。商家开发购物卡,可获得巨大的现金“零息贷款”和丰厚的利润,很多持卡人几元或几十元的卡内余额也成为发卡企业的盈利,而一些购物卡可以在很多商场、超市、餐饮店、美容院使用,已涉嫌代替货币流通的功能。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北京市场上第三方发行的消费卡主要有资和信发行的商通卡、裕福实业发行的福卡等。其中仅资和信累计发卡金额就超过100亿元。

  在上海,则形成联华OK卡一家独大,便利通卡、斯玛特卡、共享一卡通、畅购一卡通等多家竞争的格局,仅联华OK卡会员就有约1600万个,销售额早已上百亿元。

  “严打”过后消费卡卷土重来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黄国雄指出,购物卡潜在的风险包括圈钱、违法或滥用预付资金、逃避税收、降低商品或服务质量、滋生腐败等。事实上,由于消费卡易滋生腐败,2001年国务院纠风办、央行等部门曾联合下发关于严禁发放使用各种代币券、卡的通知,叫停相关消费卡的流通使用,但“严打”过后消费卡迅速卷土重来,近几年更是快速增长。

  北京市石景山区检察院的案例调研报告显示,近5年来查处的行贿受贿案件中,涉及以购物卡为行受贿标的的案件逐年增加,其中2008年的比例为15%,2009年高达83.3%。

  央行有关负责人近期坦言,公款购买储值卡可以开发票,然后送给私人,很容易形成腐败。为加强监管,6月21日,央行公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对开放式的预付费卡有了监管,对发卡机构的准入条件进行了限制,并要求“实名制”,规定第三方支付公司不得开具预付款发票,可预防腐败、偷漏税等情况。

  但有关专家指出,央行的新规对百货、超市、美容、美发、健身等商户发行的单项消费卡,仍未纳入管理之中。一些专家建议,针对消费卡的制作、发行、使用、使用期限、重复使用(充值)、回收、卡的面值、使用者的权利、发行者的责任、余额退还、是否可以作为企事业的福利等,监管部门应制定政策,进一步规范管理,并出台相应的处罚措施。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