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钱伟长昨日逝世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31日05:48  荆楚网-楚天金报

  

图文:钱伟长昨日逝世
荆楚网消息 (楚天金报) 图为:钱伟长

  图为:钱伟长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毕业留影

  【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政协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民盟第五届、六届、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七届、八届、九届名誉主席,中科院资深院士,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同志,因病于2010年7月30日6时2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 】

  【科学人生】

  矮个子的“科学巨人”:一生所愿国家富强

  每一颗巨星的陨落,都会让我们伤感一番,都会让我们头顶的星空黯淡些许。随着钱伟长的离世,中国科学界闻名遐迩的“三钱”已悉数离开。作为曾为“两弹一星”作出卓越贡献的老一代科学家,钱伟长“一生当中所有重大选择都是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老人个子不高,却堪称“科学巨人”。

  文史满分 转学物理

  钱伟长出生在江苏无锡县一个名叫七房桥的小村庄。七岁入村学而启蒙。小学毕业后,钱伟长虽渴望升学,但家境贫寒,也就不得不辍学了。直到后来家境改善,钱伟长才得以继续学业,后来投考叔父钱穆任教的苏州中学高中部。“中学毕业后,我在1931年6月一个月内,在上海连考了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中央大学、武汉大学和浙江大学五个大学的考试,居然都考取了。”此时,钱伟长的叔父钱穆已到北京大学任教。他从北平来信,建议侄儿到清华读书。清华大学根据他的考试成绩——历史与国文成绩竟得满分,准备把他分到中文系或历史系去。

  当时适逢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而蒋介石政府以武器不行等诸多理由奉行不抵抗政策,激起钱伟长的愤怒,他当即转投物理系。当时,钱伟长物理仅得5分,清华物理系主任吴有训一度拒绝接受,试学半年,发奋苦读的钱伟长各科成绩达到70分,吴有训不禁刮目相看。

  归心似箭 只为报国

  1940年夏,钱伟长从上海启航,开始了公费留学生活。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钱伟长在应用数学系主任辛格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很快,他们合作共同攻克了板壳内禀统一理论这个世界性的难题。这时,钱伟长仅28岁。

  1942年,多伦多大学授予钱伟长博士学位。这一年,他离开多伦多,来到了冯·卡门的门下,担任火箭的起飞、飞行中火箭的翻滚、火箭弹道的控制等研究课题。

  抗战胜利后,钱伟长以探亲为由回国。回国后,钱伟长到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任教授。当年薪水很低,为维持生计,他不得已只好在北大工学院和燕大工学院兼课,来往奔波仍不得温饱,以至他不得不向老同学借贷度日。

  1948年,友人捎信给钱伟长,告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工作进展较快,亟愿他回该所复职,携全家去定居并给予优厚待遇。于是,他到美国领事馆申办签证,但在填写申请表时,发现最后一栏写有“若中美交战,你是否忠于美国?”钱伟长毅然填上了“NO”,最后以拒绝赴美了事。

  两弹一星 贡献力量

  解放后,钱伟长以空前的热情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他积极参与制定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的远景规划。此时,钱伟长提出的专业计划包括原子能、导弹航天、自动化、计算机和自动控制。有人看“傻眼”了:“钱伟长学的是力学、应用数学,他怎么不要自己的专业了?”

  面对质疑,钱伟长说,国家的需要就是自己的专业,他关注的不是某一个学科而是中国的整体科技实力。此时,有两个人坚定地站在钱伟长一边,他们是搞原子弹的钱三强和搞航天的钱学森。三人共同为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奉献,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三钱”。

  最老校长 不要工资

  1983年,钱伟长辞去长达38年的清华教授职务,只身到上海工业大学担任校长。担任校长期间,钱伟长提出“三制”——学分制、选课制和短学期制,这些当时看来十分“前卫”的教改措施,如今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流方式。

  1993年,上海工业大学合并了四所学校,成立了现在的上海大学,钱伟长继续担任校长直至逝世。钱伟长一直是个“义务”校长,不拿学校一分钱工资,也没有自己房子。他毫不在乎地说:“只要对国家好就行,我没别的要求,希望祖国强大起来,强大需要力量,而这力量就是知识。教育是振兴国家最重要的力量和手段!”

  “三钱”来自同一家族

  生年巧为1911、1912、1913

  实际上,“三钱”最初是由毛泽东主席喊出的“别号”。1956年,新中国制定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的远景规划——“12年科学规划”时,钱学森、钱伟长和钱三强三人一起积极参与制定,做了大量前瞻性、奠基性的工作,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

  后人评价“三钱”,既是中国科坛的杰出人物,也是世界顶尖的科学大家,他们所参与和尽力的“两弹一星”等科学工程,在当年“实力决定地位”的国际背景下,不仅为新中国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也激发了一个时代自豪感。

  “三钱”都姓钱,钱家在江浙一带是一个颇有声望的家族——他们是吴越国王钱镠的后裔。钱氏家族人才辈出,在当代,仅科学院院士国内外就有100多人,分布于50多个国家,亦有众多的政治家和学者出自这个家族,如钱其琛、钱钟书、钱复、钱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钱永健(钱学森的侄子)等。

  ■ 资料

  钱学森,籍贯浙江杭州,生于1911年,逝世于2009年10月31日,享年98岁。

  钱三强,籍贯浙江湖州,生于1913年,逝世于1992年6月28日,享年79岁。

  钱伟长,籍贯江苏无锡,生于1912年,逝世于2010年7月30日,享年98岁。

  【时 评】

  继承大师崇高的爱国情怀

  大师离去,有待来者。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著名科学家钱伟长7月30日与世长辞,留给人们的不仅是缅怀,更有继承大师事业的无尽思考。

  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不仅在于他们卓越的专业成就,更在于他们崇高的爱国情怀。钱伟长近一个世纪的生命历程曾经有过数次重大转变:第一次,当他以高分考取清华大学历史系时,因为国家的内忧外患而转学物理;第二次,当他有机会出国从事研究工作时,因为不愿“效忠”外国而毅然放弃;第三次,当他制订自己的专业计划时,放弃专长而转入国家急需的自动化等全新领域……对于这些转变,钱伟长自己一语道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与钱伟长先生一样,去年去世的钱学森先生也是在国外事业如日中天时放弃一切回到祖国,在一穷二白的环境中艰苦创业,百折不挠,终于开创出一片广阔的科学新天地,为祖国、为人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他们把自己的前途命运深深融入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之中,不贪图安逸富贵,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正是这种不凡气度,成就了大师们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大气魄、大思路、大成就,造就了光耀寰宇的科技巨人。

  缅怀钱伟长,追思那些离我们而去的科学大师,尤其需要学习他们崇高的爱国情怀,学习他们那种“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精神,让人生价值在为国家繁荣富强贡献力量中闪光。

  【大师轶闻】

  进清华“身高不达标”

  在很多场合,钱伟长总要现身说法,畅谈自己对体育一往情深的渊源。他幼时家境清寒,身体很瘦弱。18岁那年考入清华大学时,身高只有1.49米,而当年清华的身高要求是1.5米。就这样,钱伟长成了“清华历史上首位身高不达标的学生”。不过,钱伟长努力锻炼,迅速提高了体质:在就读的第二学年,他一鸣惊人地入选清华越野代表队,两年后更以13秒4的成绩夺得全国大学生对抗赛跨栏季军,并曾代表国家队参加远东运动会,跨栏、越野跑样样拿手,还是清华足球队的球星。

  论文获爱因斯坦称赞

  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辛格教授的指导下,钱伟长开始研究板壳理论,并于1942年获博士学位。1942年至1946年,钱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和喷射推进研究所,与钱学森、林家翘、郭永怀一起,在著名教授冯·卡门的指导下从事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工作。后来,钱伟长的博士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发表于冯·卡门60岁祝寿文集内,爱因斯坦看后,感叹:这位中国青年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

  帮助伦敦躲德国导弹

  二战期间,英国伦敦遭受德国V1、V2导弹威胁,丘吉尔向美国求助。当时,师从冯·卡门教授做火箭研究的钱伟长发现,德国导弹多发自欧洲西海岸,落点则在伦敦东区,显示德军导弹的最大射程也仅此而已。据此,钱建议:只要在伦敦的市中心制造多次被击中的假象,德军受蒙蔽后就不会调整射程,伦敦城内可躲过袭击。事后证明,这一招果然有效。几年后,丘吉尔在回忆录中大赞:“美国青年真厉害。”殊不知,此计出自钱伟长。

  穿周总理的鞋子出访

  文革中,钱伟长也受到迫害。1972年,由周恩来总理亲自点名,钱伟长参加科学家代表团访问英国、瑞典、加拿大和美国。当时,很多人不相信钱伟长对祖国的忠诚,代表团团长竟表示不能保证钱出国后不逃走,由此被撤换,可新团长仍不同意钱伟长出访,拒绝通知他。直到临行前一天会议上,周恩来叫秘书派车去清华大学找钱伟长,这才知道钱伟长还在首钢劳动,秘书赶到首钢后带着来不及换下劳动服的钱伟长赶到出访会议现场,周恩来见状,叫来秘书换衣服给钱,并把自己的鞋子给钱穿,钱才得以出访。

  (综合新华社、中新社、《中华读书报》、《科学时报》报道)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