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论文曾让爱因斯坦感叹

  钱伟长的博士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发表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的60岁祝寿文集内,爱因斯坦看后,感叹道:这位中国青年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此文奠定了钱伟长在美国科学界的地位。

  1956年,在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规划会上,中央组织400多位专家教授,制定了新中国第一个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就在这次史无前例的大会战中,钱伟长和钱学森、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总理赞誉为:我国科学界的“三钱”。本版文图均据新华社

  

论文曾让爱因斯坦感叹

  7月30日,上海大学数百名师生自发来到广场,点燃蜡烛、手持鲜花,举行哀悼仪式。

  

论文曾让爱因斯坦感叹

  钱伟长教授(前右)在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认真解答师生们提出的问题。

  

论文曾让爱因斯坦感叹

  2007年5月14日,95岁高龄的钱伟长第12次回到母校——无锡荡口中心小学。

  

论文曾让爱因斯坦感叹

  1999年1月,钱伟长(左)与同学何泽慧交谈。

  成为力学大师

  1935年,他考取清华大学研究院和高梦旦奖学金,在导师吴有训的指导下做光谱分析。延至1940年8月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在辛格教授指导下研究板壳理论,1942年获博士学位。1942年至1946年,他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和喷射推进研究所,与钱学森、林家翘、郭永怀一起,在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教授的指导下从事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工作,受到冯·卡门学术思想的影响,他成为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大师。在研究所和冯·卡门家里的学术讨论会,是富有民主精神和创造性的聚会。这种风格影响了钱伟长的一生,这就是敢想敢说,勇于探索和创新。钱伟长的博士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爱因斯坦看后,感叹道:这位中国青年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

  开创中国力学专业

  钱伟长于1946年5月回国,应聘为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1948年受钱学森之邀准备去美国喷射推进研究所工作,但终因其拒绝放弃中国而忠于美国,未获得签证未成行,期间他参与创建北京大学力学系——开创了我国大学里第一个力学专业;出版中国第一本《弹性力学》专著,开设了我国第一个力学研究班和力学师资培养班,该班学员大多成为中国从事力学研究和教学的领军人物,为我国的机械工业、土木建筑、航空航天和军工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被世人称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

  一直是“义务”校长

  “学到老,做到老,活到老”,是钱伟长的口头禅。他认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我36岁学力学,44岁学俄语,58岁学电池知识,64岁以后学计算机……”

  钱老始终觉得,学习应当涉猎广泛,不拘一格。在教育理念上,他积极倡导“拆除隔篱,教研相长”。

  1983年,钱伟长辞去担任了长达38年的清华教授职务,只身到上海工业大学担任校长。后来,上海工业大学合并了四所学校,成立了现在的上海大学,钱伟长继续担任校长直至逝世。

  钱伟长一直是个“义务”校长,不拿学校一分钱工资,也没有自己的房子。

  航天人缅怀

  “三钱”是中国科学界学习的标杆

  一代大师钱伟长溘然长逝,中国航天人纷纷表示哀悼。回忆起关于大师前辈的点点滴滴,他们表示要牢记钱老的教诲,继续追随大师的志向,为我国的科研事业作贡献。

  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副总设计师、上海航天局研究员陈昌亚惊闻钱老逝世的消息,非常难过。“大师的逝世,是我们科学界的巨大损失。”陈昌亚说,“除了哀悼,我们更应该牢记前辈的教诲,继承和发扬钱老做学问、做人的优秀品格,追随大师的志向,继续为我国的科研事业作贡献。”

  陈昌亚说,作为晚辈,很早就知道了钱伟长先生的事迹,也正是“三钱”钱伟长、钱学森、钱三强等科学家的事迹引导他一步步走上科学道路。“‘三钱’是中国科学界学习的标杆。”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