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钱伟长也留下一问

  □乔杉

  钱学森先生去世时,曾经留下“钱学森之问”。此时,钱伟长先生去世,我们依然想问,我们的教育到底能不能培养出大师?大师的培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短时间内我们看不到,但大师的培育并非无规律可循,此时,我们能够感悟未来的一些印迹。

  在18岁那年的高考中,钱先生中文和历史考出了两个100分,但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学习如此偏科,但钱先生却仍被当年的清华录取。这样的成绩,放在今天别说清华,就连普通的高校,也只能望门兴叹。虽然说,现在许多高校开始了自主招生,但自主招生的尺度再大,也未必能接受如此偏科的学生。

  钱先生的神奇,还不只表现在偏科上。钱先生进入历史系的第二天,这一天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面对侵略者的飞机大炮,钱先生拍案而起: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

  换在今天,钱先生能够转系成功吗?虽然许多学校给学生留下了转系通道,但也提出了若干附加条件。当年清华物理系主任也同样不收他。但经不过软磨硬泡,最终勉强同意试学一段时间。这么一次勉强同意,中国少了一个历史学者钱伟长,却多了一代科学大师钱伟长。

  历史不容假设,我们还是回到“钱学森之问”上来,今天无论是国家还是民间,对教育的重视都远远超过上世纪初,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伟长先生的经历无疑是其中一个答案。打开记忆的阀门,像钱伟长先生这样进入北大、清华的偏科生,可谓举不胜举。然而,今天呢?

  让公众颇为无奈的是,一方面高校不敢开这样的口子;另一方面,口子一旦打开就成为权贵的后门通道。今天中国教育出现的问题,恐怕绝不仅仅是教育部门所能解决的。 (羊城晚报)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