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导演的“救命稻草”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1日13:27  金羊网-羊城晚报

  □张尉心

  重拍名著在你死我活、“收视率为王”的中国电视剧行业,一下子成了导演们跃跃欲试的香饽饽,有它天然的优势所在。

  首先,名著的群众基础好。老版四大名著电视剧深入人心,喜爱四大名著的中国人不计其数,依靠已有的观众群和读者群也可以保证不赔,这是投资方对于重拍名著创收的信心来源。另外,重拍名著有小说故事作底,导演不用重新创作剧情,这一下子省了很多精力。

  近年来,口碑好、收视率高的剧集屈指可数,往往一部好的电视剧成功了,一大批类似题材的电视剧就马上跟风播出,题材重复,故事老套,让观众很快就没了耐心。所以,曾经在中国电视剧史上创下辉煌的四大名著题材,在收视大战愈演愈烈的今天,一下子成了导演和投资人们的救命稻草。

  然而如今的名著翻拍,和二十年前的名著电视剧创作相比,绝不能同日而语。1980年代,一部《西游记》几乎拍遍了中国大好河山,王扶林导演创作《红楼梦》,带着一众演员接受红学名家长期的授课,演员的一颦一笑都是沈从文、周汝昌这些名家亲授的结果。今天《三国》、《红楼梦》剧组尽管坐拥上亿投资,但为了赶制作、播出,难得再像当年那样精雕细琢、一丝不苟。

  从影视编剧规律来说,一部伟大的小说未必适合作为故事搬上荧屏。以《红楼梦》为例,曹雪芹表现的是中国人的精神体系,如果导演仅停留在把《红楼梦》当成说故事的层面,也就不怪别人质疑导演读不懂《红楼梦》了。

  盲目的翻拍让新剧没有新意。一个令人无奈的现状是,“收视率为王”的法则充分利用注意力经济,越是争议的,就越是挣钱的,必要时候连观众的骂声也能给剧集创造收视率新高。这种怪现象源于中国电视剧行业的发展瓶颈:剧本质量低下,高素质艺术人才青黄不接。

  摆在眼前的问题是,当下电视剧行业的乱投医,把四大名著草率地翻拍一轮之后,该怎样解电视剧长远发展之需?又该如何发展传统文化和继承中国人的“名著情结”?———在可见的未来,依然找不到可见的答案。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