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比比看,上访法官的妻子与哈佛清洁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2日03:18  扬子晚报

  妻子胡敏在湖北孝感中院当内勤工人,法院以清退“临时人员”为名停了她的工作。为帮助妻子维权,孝感中院法官冯缤多次穿法袍上访,最近被免去助理审判员职务。(8月1日新华网)。

  事情的原委并不复杂:胡敏在孝感中院做内勤工人已有10年,按照新《劳动合同法》,法院应当和她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法院却依照湖北省和孝感市的两个文件,要求胡敏和一家劳务派遣公司签合同。胡敏不从,孝感中院就停止其工作,由此引发冯缤上访。

  胡敏的遭遇,不由得让人联想到美国哈佛大学一名清洁工的故事。2006年6月,哈佛大学一个叫桑特利·保尔的清洁工在工作时间晕倒,不久,哈佛设施管理处以“上班睡觉”的名义解雇了他。保尔是一个连英语都不会说的海地移民,一个标准的“弱势者”,他找到了自己 “组织”——服务业雇员国际工会(SEIU)地方分部。SEIU立即向哈佛大学发出抗议,并组织工会成员、哈佛大学师生举行游行示威。迫于压力,哈佛大学所在的坎布里奇市议会全票通过决议,支持保尔的权利主张,呼吁哈佛大学重新雇佣保尔。结果保尔10月之后恢复上班,过去4个月的工资以及医疗费用由哈佛补偿。

  一个无权无势的海地清洁工,为何敢与财大气粗的哈佛大学展开较量并取得完胜?主要是因为有以下四个条件:一是独立工会的帮助;二是哈佛大学内部的“学生劳工组织”对外部工会的接应;三是SEIU组织的几次游行示威;四是地方公权机关对劳工呼吁的灵敏反应。

  美国哈佛大学的一名清洁工维权成功,中国湖北孝感中院内勤工人胡敏维权惨遭失败,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难发现,前者赖以成功的四个条件,在后者那里实际上并不存在,至少并不完整而充分地存在。所以我们看到,虽然胡敏和她的当法官的丈夫几乎是豁出了老命来维权,但除了新闻媒体给予了一些关注外,工会、劳工组织以及有关公权机构全都视而不见,默不做声。

  中国上访法官的妻子与哈佛大学的清洁工的不同遭遇,让我们看到了两种不同环境下劳动者维权的差距所在。通过这些差距,也让我们看到了努力的方向。(北京 潘洪其)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