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齐心协力 抗灾重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2日05:31  大河网-河南日报

  大爱谱写生命壮歌

  ——西峡县特大暴雨灾后重建直击

  □本报记者王大庆 阙爱民王冠星

  本报通讯员 杨文甫

  7月23日至24日,西峡遭受特大洪灾。道路损毁、桥梁垮塌,大面积的山体滑坡,农田被毁,交通、电力、通信几乎全部中断。据初步统计,此次洪灾共造成27.5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4.34亿元。

  大灾面前,西峡干部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谱写了一曲用生命保卫家园的壮歌。

  全民构建救灾“立体网络”

  灾情发生后,西峡全县紧急行动起来,县四大班子领导带队分赴东、西、北三个重灾区。交通、通信、电力中断,与外界失去联系,他们就转乘车辆,搭乘摩托,趟河翻山,徒步几十公里,奔赴受灾山乡。

  在双龙镇,记者看到电力职工正趟过齐腰深的蛇尾河,抢修位于河堤边的35千伏输电线路;在五里桥镇葛营村,防疫人员正在对受淹房屋、街道和周边环境喷洒药水,向村民发放漂白粉和消毒液;在军马河乡政府,第一批包括5吨面粉、200斤食盐、200桶食用油、50条棉被、30顶帐篷的救灾物资,已经发放到房屋倒塌无家可归的受灾群众手中。

  面对如此严重的灾情,正在米坪镇指导救灾的西峡县委书记张生起说,为确保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住所、有病能医,灾后无大疫,县财政已拿出200万元投入救灾,目前,每个乡镇50吨面粉、500斤食盐已发放到位。

  48小时打通“生命通道”

  米坪镇是此次特大暴雨受灾最严重的乡镇之一,全镇2.2万人,就有1.8万人受灾,上万人食物短缺、饮水困难;70公里的乡村公路、235公里的村组公路几乎全被冲毁。

  在米坪子母沟口,镇党委书记张大鹏满含热泪。“必须尽快打开子母、大庄到堂坪的‘生命通道’。”他和副镇长邵继锋带领镇干部连夜勘查路线,在最短的时间内联系好机械、技术人员,于受灾后的第二天紧急动工,大伙儿两天两夜未合眼,不少人体力透支,累昏在工地上。

  仅用48小时,联系灾区堂坪、石门的临时通道正式贯通,大米、面粉、食用油、雨布、被子等物资源源不断送往重灾区。

  大爱托起“生命之舟”

  采访中,记者看到,洪水刚刚退去,灾区的干部群众考虑最多的不是自家的安危,而是立即投入搜救乡亲、抢修道路、普查灾情等新的战斗。

  米坪镇石门村村支书刘廷彦自家房屋被洪水冲走,他忍受着倾家荡产的严重打击,跋山涉水往返乡村120余里挨家挨户统计上报灾情,腿脚伤痕累累,血迹斑斑;

  军马河乡独阜岭村村委会主任曹大华在这次洪灾中,家中存放的价值60多万元的山茱萸药材被洪水冲走。但洪水刚一退去,他立即组织大型机械投入到道路抢通和加固堤坝的战斗中。

  截至记者发稿时,被拦腰冲断的312国道西峡段鹳河大桥已正式通车,西峡县城通往各乡镇的干道已全部修通,全县通信网络已全部开通,恐龙遗迹园、老君洞、伏牛地下河等景区开始对游客开放……

  在洪水过后的废墟上,勤劳、勇敢的西峡人正擦干眼泪,携起手来,重建一个更加美丽的家园。②13

  暴雨过后是从容

  □本报记者 张华君 孟向东

  7月26日深夜12点,记者的采访车经过5个小时的周折来到栾川县城。这里的路灯依然亮着,在最繁华的兴华中路上,有几辆卡车在运输路上的淤泥,有两辆卫生防疫部门的车辆在清洗冲刷路面,在每个街道的交叉口,都有一辆警车停在那里,上面的警灯在不停地闪烁。在十字街头的灯光下,还有几个小吃摊在营业,冒着热气的炊具将香气传出好远,完全看不出这是一个两天前刚刚经历了暴雨袭击的城市。

  7月23日晚上至24日9点,特大暴雨袭击了栾川县,至24日中午12点,穿县城而过的伊河迎来了流量达每秒1280立方米的大洪峰,洪水迅速漫过了河堤,冲向大街,冲进沿街的民房、店铺,把美丽的山城变成了一片泽国。到24日下午4点大水消退为止,县城三分之二的面积过水,最深的地方达两米,低洼处淤泥杂积,全县城停水、停电,通讯中断,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节奏完全被打乱。

  在灾难面前,栾川县委县政府率领有关部门立即开展了抗灾自救工作:市政部门排除积水,疏通管道,清洗路面;卫生防疫部门跟进喷洒药物,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公安部门出动大批警力,维护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广大群众也开展自救,努力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7月27日下午,记者从潭头镇采访回来再度踏进栾川县城,看到县城面貌已经有了很大改变,4条主干道已经清淤清刷消毒完毕,投入正常使用,商场、餐馆、集贸市场也正常营业。沿河低洼处受灾的商户也纷纷开展自救活动,力争早日开业。记者从县抗洪救灾应急指挥部了解到,县城的供电已经全部恢复,供水已经能保证城区内4楼以下住户的需求,4楼以上则由驻军和消防部门出动7辆水罐车,每天4趟给暂时停水的居民送水。②8

  惠宇军:洪灾中的生死跨越

  □本报记者陈小平

  本报通讯员丁海涛 范江峰毛兴炎

  近日,卢氏县委、县政府、县人武部联合作出决定,号召全县向参加“7·24”抗洪抢险的51名先遣队员学习。而在这场生死考验中,第一时间带队赴灾区探明道路、查明情况的先遣队队长、人武部副营职参谋惠宇军立了大功。

  洪魔来袭,7月24日15时,县人武部兵分两路沿209国道、横汤公路探路无果返回,两条道路全部中断。至此,全县9个乡镇道路中断,7个乡镇通信中断,奔赴灾区、指挥救灾的唯一希望破灭。

  “让我上!” 惠宇军主动请战奔赴灾区。

  15时30分,惠宇军带领由武警官兵、通信、民政等部门救灾人员及有关乡镇民兵共51人组成的先遣队,从209国道断桥处李家湾向西南山区重镇——五里川镇进发。

  李家湾断桥处,30多米宽的洛河水犹如脱缰的野马咆哮而下,碗口粗的大树、硕大的石块在水中上下翻卷……

  “我先下!” 惠宇军把长绳紧紧缠在腰上,第一个跳进齐腰深的洪水中。刚下水,洪水就给他来了个下马威,一个激浪差点把他冲倒。

  好不容易抵达对岸,他指挥大家依次安全通过。遇到泥石流积满的路面,大家用铁锹挖出一条小路;遇到路面塌陷,大家抓住石崖,小心通过。

  经过1个多小时,终于到达西安岭下。可一辆大车横在路面,泥石流壅塞了大半个车身,阻住了大家的去路。“翻山!”为赶在天黑前到达五里川,惠宇军立刻下令。

  山上连羊肠小道也没有,山洪哗哗往下冲,夹杂着石块打在脚上一阵阵疼。不一会儿,大部分队员的腿脚都被碰烂了。天色渐晚,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咆哮的洪水。队员们打着手电,跌跌撞撞,在山间摸黑前行……

  “报告指挥部,我们已胜利到达五里川……”19时许,惠宇军用卫星电话向指挥部报告了灾情。②8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