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是一个“坚持”的兵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2日06:35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梁建刚实习生章丹梦

  开栏的话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3周年之际,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抗战精神突出的一点,就是“坚持”。坚持抗战,坚持到底,坚持就是胜利!对今天正在承办上海世博会,正走到半程的我们来说,同样需要学会坚持。纵观我军83年来的英勇历程,坚持也是这支人民子弟兵最为鲜明的特征之一。

  今天起,本报新闻视点推出“解放讲述·我是一个坚持的兵”系列主题报道。下为第一篇。

  八一建军节前夕,本报联合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沙家浜”部队委员会,共同进行了一场特殊的“走谈会”:请他们联系几位还能接受采访的抗战老兵,记者一一上门采访,听他们共同讲述“最坚持”的各自记忆。

  或是战斗中,或是退伍后,“坚持”融入了他们的血液、铭刻在毕生。

  对今天的人们来说,坚持应当是一种信仰。

  甲

  老人的听力已经不行了,问问题只能靠喊。当他听不清或听不懂时,满面的皱纹就挤在一起,露出笑脸。

  “您今年多大了?”记者问。“93了。”老人笑着用难懂的南汇方言答。妻子赶忙纠正,“哪有,今年你90岁。”老人听了,不好意思地笑笑。看得出,老人很依赖妻子,一眼不见,满脸便都是焦虑。

  听老人的妻子说,他现在时常会犯糊涂。

  “还记得当年在部队的故事么?”记者又问。老人茫然地摇了摇头,“不记得了。”

  少顷,他似乎又想起些什么,浑浊得有些泛蓝的眸子忽然睁大,激动起来:“我宁死也不愿被敌人俘虏。他们都死了,我和两个战友跳了海。敌人向海里扫射,他们也死了。我的手被打伤了,海里漂了两个小时,我抓着一把草才爬上了岸……”

  老人扬起左臂,一个深深的凹陷仍然清晰可见。

  他就是李金根,是那一场被称为“海上狼牙山之战”的大鱼山岛血战中,至今唯一的幸存者。当年延安《解放日报》在头版报道中,曾将此战称为一场“气壮山河的战斗”。

  1944年8月的大鱼山岛一战,时年24岁的李金根与新四军游击纵队海防大队一中队的75位战友,面对8倍于己的敌人,誓死血战,守卫到底,最终几近全部壮烈牺牲。

  翻开3年前老人向记者的描述,其壮犹在眼前,“战斗从早晨8点打响,一直到下午3点多,没吃中饭,滴水未进。面对日本鬼子,我们是一点不怕的。子弹打完了用手榴弹,手榴弹用完了就用石头砸,石头用完了就跟敌人肉搏,抱着敌人跳下山崖……”

  “还记得这些吗?”记者再次向老人求证。老人摇摇头,“不记得了,不记得了。”

  妻子抱歉地笑笑:“他复员后,在农技站做过,后来一直务农,几年前还好好的,还能下地干活,现在身体不太行了……”

  没关系。我们赶忙说,其实这些已经足够。“老战士永不死,他们只是悄然隐去。”这句将军描述士兵的名言,对李金根来说,是如此的恰如其分。

  战士就是战士,他们有着自己的坚持,自己的记忆。

  “宁死不做俘虏。”这就是一个老兵在战场上的坚持。

  乙

  “一个坚持的兵?”周文江笑了,“我就是。”

  家里的墙上,挂满了老人历次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大会时的照片。在他的简介中,老人历获华东一、二、三级人民英雄,全国一级战斗英雄、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一等功5次……军装上,满是军功章。

  “我是1944年3月1日参加新四军的,在江都独立团1连4班。作为一个兵,我从一开始就坚持不论每一场战斗都要冲锋在最前,每一次都要坚持到底。”周老坐在沙发上,眼带微笑间,战争的危险轻轻掠过,“一定要说抗战中的吗?打如皋那场战斗,打的不是鬼子,但我印象最深。”

  老人回忆:那城墙,高,足有七八米;前有10米宽的护城河,还有片30多米的开阔地。战斗打响前夜,民兵悄悄在河中架起浮桥,放了梯子。谁想当天突降暴雨,山洪暴发,浮桥被冲走了,但战斗时机不能拖延一刻。这场仗,就是在大雨中打响的。

  “我是突击队2队班长。1队先攻,结果12个人有3个轻伤退出,其余全部牺牲。轮到我们冲了,我只对战士们说了一句话,‘开始冲锋,我第一个冲,副班长最后一个保护,如果你负伤、牺牲,脑袋也要对着敌人的方向。’”

  冲过回头看,12人只剩下3个,副班长还在河里。他跳下去把副班长拽上来,4个人扛一副梯子继续冲,城墙上敌人拿鱼叉怪叫。

  “城墙上还有铁丝网,梯子架在网上就像悬在空中。我和一个战士往上爬,一上去就扔两颗手榴弹。趁着爆炸,不顾铁丝网上的尖刺,翻上城楼,挥起大刀就拼命砍。”惊心动魄的场面,老人的叙述如在眼前,“我们4个一阵乱砍把他们赶下城楼,可大部队还没跟上。敌人一个连长,带着一队士兵往上冲,我们一个箭步冲下去,把刀架在了他脖子上,敌兵一下子傻了眼。”

  周老嘿嘿笑了:“我问那个连长,你们旅部在哪?他指指城内的一座大庙,看下面,街上密密麻麻全是敌兵。走,我们架着他就往旅部走,他们全傻掉了。”

  众目睽睽中,4个人直捣敌军旅部!

  “我就想,战机稍纵即逝,擒贼先擒王。抓住敌军旅长,不就赢了?”老人大笑。

  老人说,“进部队第一天,连长就给我上了一课,让我明白,我们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我们为谁打仗,为谁服务。这是我随时做好冲锋、做好牺牲准备的根本原因。我们是人民的队伍,这点我一直记在心里。”

  丙

  “说个我16岁的故事吧。”84岁的徐道明爽朗地笑着,“1942年我在浙江四明山上的游击队,开始做通信员,后来成了一名机枪手。”

  “鬼子不断扫荡,一次已到了山坳,当时山上有后方送来的缝纫机等机械用品。”徐老说,“现在看不值钱,那时可珍贵啦。领导要求,必须正面交锋,硬顶,争取时间转移。当时我们只40多人,敌军200多个,有两挺机关枪,我们只有我一挺。豁出去了!”

  徐老的神色,逐渐严峻。为了防备被击中,战场上机枪手往往躲在枪后,偶尔露头瞄准,“但那次我一直把头露在外面。战友喊,‘徐道明,你头低一低啊。’我边打边喊,‘低下怎么打!’就是要争取时间,争取命中率啊。”

  “现在想想,当时不怕死,是因为边上的战士都在倒下。我上了战场,就只想坚决完成战斗任务。”老人严肃道,“最后,挺了过来,完成了这一小时的阻击任务。”回到根据地才发现,灰色的绑腿已成咖啡色,“用手一撸,‘咣咣’两个弹片,这才知道自己受伤了。”老人撩起裤腿给记者看,一共中了3枪,万幸未伤筋骨。

  后怕吗?“战争年代,给烈士唯一待遇就是白布包住头,不让泥土把烈士的脸弄脏。”徐老笑笑,“我一生最坚持的事,就是抗日救国。我们这些人,抗战没有其他目的,就是要救国。就算当了烈士,死了大家也能埋在一起,几千年几百年都在一起。”

  丁

  87岁的顾定宇推开自己挂满军功章的战衣,眼神悠远,“要说坚持,我想起了一个人,他是我的榜样,他3次负伤的故事应该让你们知道。他叫费介成,我的连长。”

  “他是老共产党员了,是沙家浜36个伤病员之一。身材不高,大约1米6,常熟西浦人。曾在上海做过工人。”顾定宇笑着说,“费连长的第一次受伤,是1940年冬天,这件事在部队中流传。”顾老说,“那是一次敌人扫荡时的遭遇战,当时,他的嘴巴都歪了,脸肿得斗大,呼吸也没了。医生都准备放弃治疗,幸亏护士发现他还有微弱脉搏,才没停止抢救,硬是从鬼门关走了回来。当时,不少人受伤后就不回前线了,可他一好马上回了部队。”

  第二次负伤与第一次相距不到一年。“那天游击队得到情报,有二三十个伪军要通过西浦到常熟,费连长让我守在营地,自己带了一个排伏击。谁想,他们等来的是远比伪军更加精悍的日军部队。”顾老回忆道,“日本人发现了我们,费连长决定亲自断后,让战士们先走,却被手榴弹炸到了膝盖。后来听他说,已做好了玉石俱焚的准备,幸好天色已晚逃过一劫,被老百姓救起。和上次一样,伤一好,就回来。”

  1941年夏,日伪军开始对苏常太进行残酷“清乡”运动,游击队决定突围。“我就在他身后。他被流弹击中了腹股沟大动脉,鲜血一下喷涌,硬是不撤。是我拉着他,背他跑出1里多地,才撤了下来。”

  “我知道,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唯一坚持的就是保家卫国。”顾老说。

  坚持是“我们的共性”

  记者结识他,已经有3年。每次见到这位瘦瘦的老人,他总是精神矍铄,不是在给战友的讲座忙着张罗,就是忙着联系老战士们聚会的事宜,让人全然不觉他已近耄耋的年纪。

  每次想写写他,他都会乐呵呵地婉拒,“还是说说我的战友们吧,我做的只是许多小事,平凡的事,是一个老兵该做的。”

  话虽如此,但在其他老兵看来,“如果没有他刘石安,上海‘沙家浜’部队委员会很难有今天。”而这一次,又是他帮我们一一落实了采访对象。拜访他那天,这位老兵正准备晚上赶去北京,参加一位战友的书籍首发仪式;老人还为我们拿出一摞刚刚校订好的新书文稿,书名叫《崇尚荣誉——沙家浜战士的故事》,50多万字,大部分都是由他一人校对;老人还开心地对我们说,“知道吗,扬中市的英雄纪念碑,最近刚刚建好了。”

  听战友们说他,自1979年起就开始骑着自行车一家一户看望转业到上海的战友,一年年地义务为“老战士联谊会”忙碌。我们猛然间才明白,原来他已经为战友们工作了30多年,要按照当下流行的话来说,他应该算是个标准的志愿者吧。

  记者向刘老提起这一点,老人哈哈大笑,“没什么,没什么。”怎么能坚持这么久?“我们20军有三句话,能打仗,重感情,守纪律。这些年在上海和战友们交往,发现他们不论是在经商,还是政工等别的事,至今都仍然信守着这一句话。大家至今如此。这是我们的共性。现在大家都退休了,每年还会做几十场讲座,向人们讲述历史,这是继续我们的使命、我们的传统。大家都在坚持,我也会坚持做下去……”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