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壮丽的史诗 永远的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2日06:35  解放日报

  新华社记者陈二厚范迎春朱立毅姜锐

  在世界的坐标上,她是全球公认的三大肥沃黑土带之一。

  在中国的版图上,她的面积相当于一个半海南岛。

  6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蛮荒。几代中国人在这里写下悲壮而辉煌的拓荒史诗。60多年后,北大荒变身北大仓,她每年产出的商品粮可以供应一亿人口。

  今天,我们走进这片神奇的土地,追寻那历久弥新的北大荒精神。

  这是人类历史上可歌可泣的拓荒诗篇。百万人的青春在这里激荡,命运在这里交响。历经漫漫岁月、雷电风霜,镌刻出英雄的北大荒群体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

  几经请求,81岁的北大荒原史志办主任郑加真,终于答应帮助我们梳理北大荒开拓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两天后记者收到了他老伴儿代发的电子邮件,有40多个名字和简介。里面有拓荒先驱“独眼将军”,有新中国最早的女拖拉机手,有上世纪五十年代来北大荒的苏联留学生,有为保护生产工具牺牲的烈士,有把骨灰撒在黑土地上的知青,有为北大荒奉献了一生的科技人员,有为北大荒接生第一批婴儿的老军医,有北大荒的音乐家、作家……

  “这些人是不能再减的了!”郑加真在邮件中郑重写道。郑加真的名单里没有他自己。其实,他的命运,也深深地融在了这段历史沧桑之中。1949年,郑加真成为上海解放后复旦大学录取的首批大学生。第二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他不顾家人反对,应征入伍到前线。1958年3月,上尉军官郑加真从北京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来到黑龙江小城密山。

  也就是那一年,北大荒开拓史揭开了重要一页,先后有十万官兵进驻荒原。

  问及当时垦荒的艰苦,郑加真淡然一笑,久久无语。

  “后悔吗?”我们反复追问。

  他感慨地说:“先后来的复转官兵有14万人,许多人职位比我高,功劳比我大,还不都是默默地在这块土地上干了一辈子?”

  开拓初期的北大荒,到底有多凶险?

  当年“下放”到北大荒,曾和郑加真共住一室的老作家聂绀弩,目睹那时的情景,曾慨然放歌——“北大荒,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和苇塘;山中霸主熊与虎,原上英雄豺与狼。烂草污泥真乐土,毒虫猛兽美家乡……”

  寒冷、偏僻、荒蛮、瘟疫,曾是历史上北大荒的代名词,是令人望而却步的地方。

  当历史的时针转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期之后,新中国的拓荒者,开始一批又一批地向荒原发起集团式的进军。他们,是14万名复转官兵,20万名内地支边青年,54万名城市下乡知青,10万名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此外,还有来自北京、天津等城市的2000多名青年垦荒队员等。

  历经十几年艰辛探索,经受着脱胎换骨般的阵痛,北大荒人终于走出了一条改革的新路。

  在挠力河畔的家庭农场里,年过六旬的葛柏林正在谋划着开发旅游项目。“北大荒已由开荒转变为‘保荒’了。我们有湿地保护区,有这么好的山水,搞旅游前景广阔。”

  怀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葛柏林为儿子取名叫葛麦,孙女叫葛豆豆。

  从开发到建设,一代又一代北大荒人,就这样默默坚守、默默继承、默默耕耘。

  他们,是用灼烫的黑土、坚硬的山石作材料,以风霜雷电作刻刀,历经漫漫岁月镌刻而成的英雄群体。

  “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人们这样概括北大荒精神。

  这是一张保障粮食供给的壮丽答卷。为国家产粮,是几代北大荒人的庄严使命。穿越60多年的时光,漠漠大荒铸就“中华大粮仓”

  如今的北大荒,已经从一片蛮荒之地变成名副其实的大粮仓——她的耕地已拓展到4000多万亩,如果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排名,可以排21位。她去年的粮食产量达到330亿斤,其中商品粮总量就占305亿斤,那是一亿人一年的口粮。她累计生产粮食3590多亿斤,累计向国家贡献商品粮2760多亿斤。

  86岁的北大荒水稻专家徐一戎,一谈起水稻,便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神采飞扬。他清晰地记得1981年的那个初秋,北大荒漫山遍野一下子变得白霜茫茫,一场突来的早霜冷害给水稻带来了致命打击。秋收后一算,好不容易种植的43万亩水稻,平均亩产还不足300斤。

  经此变故,北大荒的水稻种植面积也由43万亩骤减到18万亩。有人劝徐一戎:“老徐,看来北大荒这个地方,研究水稻没什么希望了。”

  水稻、增产,成了北大荒人的心结,也是他们执着的梦想。

  徐一戎给自己和团队确定了 “寒地水稻计划栽培防御冷害技术”的新课题。他们在试验田里种上从东北地区以及日本、韩国、台湾等地搜集来的稻种。从夜间最低气温的生长状态,到白天最高气温的生长状态,整整4年,他们每天24小时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稻种,不断地淘汰、优化。试验结果出来后,他们又选择20多个农场进行试验种植。

  600斤、800斤、1000斤……寒地水稻高产的大门,终于在北大荒人面前轰然洞开。

  这是一幅现代化的美好图景。探索、追赶、跨越,新一代拓荒人正在沧桑巨变的黑土地上镌刻更加美好的未来

  随着开发的推进,党中央对北大荒提出了创建 “粮食工厂”的要求。由此,探索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历史,成为一代又一代北大荒人的共同使命。

  今天的北大荒,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6%,科技贡献率达70%。农业现代化水平已经跻身世界前列。今天的北大荒,追求现代化的脚步没有停歇,而是在加速。

  如今,农场的大马力拖拉机开进了周边农村,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管理方式,正为周边广大农民打开一扇“现代化”的大门。

  “大马力拖拉机一来,作业深度35厘米以上,打破了小农机根本啃不动的‘犁底层’。土壤透气了,产量就上来了。每亩地平均能增收30元,还节省了很多人工。”黑龙江富锦市长安镇农民王友说。

  从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到租种农村土地……从经济合作、市场共享到周边农民进农垦城镇安家落户……从示范带动到启动周边乡镇由垦区代为建设和管理的试点……北大荒人正构筑与周边农民携手共进的大舞台。这是一个前景广阔的舞台——

  3年之后,农场带动周边地区的粮食总产量将达到300亿斤,等于“复制”了一个北大荒!

  北大荒113个农场与全省65个县的45个唇齿相依,充分利用共建共享机制,将助推全省三分之二的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城乡一体化。

  这是一幅崭新而恢弘的蓝图。

  这是又一次意义深远的拓荒。

  这也是时代的聚焦——新一代拓荒人能否作答?

  答卷正在书写。未来必将更美!

  (据新华社北京8月1日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