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常温箴言裨益大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2日06:35  解放日报

  张锡杰

  在西安碑林中刻录着一则明代的官箴:“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朱基同志在任时,曾在不同场合向领导干部们推荐这则箴言。他说,自己从小就会背这则箴言,希望每个领导干部都能深刻理解这段话的含义,深刻认识“公”与“廉”对于治国安邦的重要意义,公道正派,清正廉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箴言特别是一些官箴,常常张挂于官署内的额枋楹柱,或申明施政宗旨,或效法古人亲民为官,或以官箴诚约自勉,或省视自身功过,绝大部分是劝诫官吏要志存高远、忠君爱民、勤勉政务、清正廉洁、为民造福,字里行间渗透着传统文化的深刻哲理和为官亲民的道理,读后引人自省、自励、自鉴。官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封建王朝加强官德教育的重要措施。虽然封建社会的官吏,很难完全做到他们标榜的那些官箴官德,但是,它毕竟是对百姓的一种公开宣示,是对为官者的一种警示和劝诫,今天读来仍大有裨益。

  常温箴言有益于提升思想境界。不少官箴反映的是为官者的理想追求、政治抱负和处世原则。比如,有“江南第一衙”之称的江西浮梁千年古县衙大门的楹联是:“治浮梁,一柱擎天头势重;爱邑民,十年踏地脚跟牢。”那意思是说,作为治理浮梁的地方官,要时刻想到不负皇命之重托,不失百姓之厚望,重任在肩就如同“擎天柱”一样;因此,要爱护黎民百姓,脚踏实地勤政为民,立下在本职岗位干十年的决心,清除积弊,造福一方,从而为仕途发展打好根基。这则官箴倡导的是一种境界、一种责任、一种扎扎实实的作风,对今天那些患“浮躁症”、“政绩饥渴症”的干部很有教育意义。为什么一些干部把到基层任职、挂职看成是“镀金”的台阶,一到任就盘算如何早日“跳龙门”?为什么一些地方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制而不止、虚报浮夸的歪风禁而不绝?除了干部选拔考核机制不够完善的因素,恐怕主要是一些人沽名钓誉的个人主义作祟、急功近利的“升官欲”所推动。箴言是副清醒剂,常温有益于提升境界,陶冶情操,锻造“淡泊之怀”,使干部在事业和人生的道路上走到更好、更远。

  常温箴言有益于增强亲民为民意识。笔者在江苏淮安府衙内参观时,目睹了御制的《戒石铭》:“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宋太宗的这16字箴言,北宋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颁示天下。南宋绍兴二年(1132),高宗赵构为让官员进出熟视,铭记不忘,又让黄庭坚书写,然后颁于各府州县刻石立于大堂前。明太祖朱元璋进一步明令将其立于甬道中,并建亭保护,故有“戒石亭”之称。清代改为牌坊,称为“戒石坊”。这则反映古代民本思想和亲民意识的官箴,深刻说明了各级官员“吃百姓饭,穿百姓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以及“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的道理,告诫为官者切不可忘本,切不可糊弄欺压百姓。《戒石铭》已流传了上千年,但今天读来仍振聋发聩。

  常温箴言有益于诚约自勉、更好地“自律”。反腐倡廉靠“他律”更要靠“自律”。因为内因是事物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廉洁从政教育只有转化成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时,才能收到明显效果并持之以恒。领导干部处于显赫地位,掌握着重要权力。但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秉公用权,可以造福人民,给党增光;以权谋私,就会祸害人民,给党抹黑。常温箴言,有益于领导干部诚约自勉,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自我克制能力,在权位、金钱、美色面前,能够抗得住诱惑,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操守和高风亮节。

  古人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江西景德镇有关部门已把浮梁县古县衙开辟为干部教育基地,新提任的干部都要来此重温额枋楹柱上的官箴,进行警示教育。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需要经常接受这种启迪和警示教育。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领导干部,要想做一个不负党的重托和群众的信任,清正廉洁、勤勉政务、执政为民、造福群众的“好官”,不仅需要经常进行党性教育,还需要经常加强官德教育,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而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安居乐业,更好地发挥“擎天柱”作用。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