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长沙自来水不能忘记三个人

  

长沙自来水不能忘记三个人

  96岁的潘老。

  

长沙自来水不能忘记三个人

  对于自来水进入长沙,85岁的何若先生记忆犹新。

  

长沙自来水不能忘记三个人

  1951年9月,长沙市自来水厂(今长沙市一水厂)洪山头水塔竣工。

  

长沙自来水不能忘记三个人

  长沙解放之初,尚没有自来水,水车夫、挑水夫叫卖河水声,响彻街巷。

  

长沙自来水不能忘记三个人

  这是上世纪50年代的自来水售水站。自来水虽进入长沙市区,但绝大多数市民皆须到售水站挑水入户。

  前天,长沙“第二水源”株树桥水库的水,经过百里管道,清清的,进入长沙市区,开始试通水,长沙市民的自来水生活即将翻开新的一页

  抚今思昔,近六十年来,长沙自来水生活一直都在从“有水喝”向“喝好水”转变中。 85岁的离休干部何若说——

  日前,何老在他市财政局宿舍的家中告诉我们,长沙人喝上自来水,不能忘记三个人:阎子祥、潘基 、杨如彭。

  何若牢牢记得1951年国庆节,当时在市政府召开了庆祝长沙市五项市政工程建设竣工的大会。

  “当时,大会司仪就是我,五项市政工程建设最重要的一项工程,就是自来水工程。”何若说。

  1949年七八月间,何若随湘江大队三中队,从天津南下长沙,1950年5月调进市建设局任秘书(主任),主管文秘、行政、人事和党的组织工作,后成为建设局第三副局长。最初,市建设局党员仅两名,即第一副局长杨如彭和秘书何若。从那时起,杨如彭、何若两个共产党员,就和潘基 局长一起合作共事五六年,经历了新长沙之初最重要的建设时期。

  阎子祥要求市建设局快上自来水

  96岁的潘老接受采访时告诉我们,新长沙之初,市政府刚成立,工作千头万绪,但新长沙首任市长阎子祥,第一个找来的下属,就是时任建设局局长的他。

  潘老回忆,阎子祥当时对他说,长沙必须快上自来水。一是长沙房屋是木架竹编的,极易起火,消防无水,人民居住不安;二是肠道传染病流行,饮水不洁,人民生活无保障。因此,长沙自来水建设越快越好。阎市长的话语斩钉截铁。

  在1951年国庆节庆祝长沙市五项市政工程建设竣工的大会上,首任长沙市长阎子祥对最重要的自来水工程这样总结:

  “ 改造旧城市和建设新城市的工作,不能脱离社会的实际情况,单凭主观愿望,必须根据必要与可能的条件,稳步前进……如自来水工程的修建,如果我们正视长沙市人民每年饮食不洁河水,所造成的伤寒和其他传染病的死亡率竟占江南城市最高比例,再加上生产和消防方面,因为未解决水源问题而造成工作和财产上的巨大损失,那么我们就可以肯定出此项市政建设投资的积极意义,和对于社会生产和群众利益的重大了。”

  国民党政府叫嚷了20年的修自来水厂,一直没能建成。新政权下的新长沙刚刚成立一年多,清亮亮的自来水,便流向城内。

  潘基石质请来长沙最好的工程师

  何若介绍,1949年8月22日,长沙市人民政府成立,接管旧市政府前,发现在旧市政府的起义人员中有一位很有能力的高级知识分子、武汉大学毕业的土木工程师潘基 。并且潘先生是中国共产党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者青年联盟成员。市委认为:由一位工程技术人员、党外人士担任市建设局长更合适。

  何若说,南下干部原拟配备原为地委级干部的杨如彭为长沙市建设局长,但因为发现了潘,杨如彭改任为副局长。

  潘基 是长沙本地人,对长沙市政工程建设情况熟悉,并有丰厚的人脉资源。

  阎子祥市长对潘基 说,“建设人民的新长沙,任务沉重。我们一定要尽力尽快解决三个问题:一、复建自来水工程;二、做大建设的准备,进行人才准备,要大力搜罗人才,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第三,做好城市发展规划和市政工程建设规划,按轻重缓急,有计划地进行城市建设,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长沙市建设局在解放后第一年就制订出《长沙市区规划原则草案》和《市道路系统草图》(1950年6月),到北京征求专家意见后,报省、转报政务院。成为全国最早上报的大中城市规划,也成为长沙城市发展建设的依据。

  此后,长沙的五项市政工程建设:自来水供水,湘江轮渡通航,沿江大道、南长路(书院路)通车,儿童公园建设。以及1952年五一节建成五一路(西段),此后的北长路(芙蓉北路)、长下路(韶山路)、劳动路等主干道的建设,即由此而来。

  在人才准备上,潘老通过同学、同事老关系,请来当时长沙最好的建筑技术骨干:米谷生、贺制宜、曾子泉等。米、贺是潘在武汉大学的学长。曾子泉毕业于中央大学。建设局设立的三个业务科,科长即分别由米、贺、曾三位资深工程师担任。

  杨如彭 为自来水管东奔西跑

  何若说:潘老在五项市政工程建设中,在建立技术队伍和开创建设局各项工作中功不可没。

  因为当时是旧社会向新社会过渡,潘老是国民党市政府起义人员中惟一任命为局长的人,难免会被人嫉妒。更令人郁闷的是,建设局内部的旧工程技术人员,仍保留旧时“文人相轻”的习气,少数人甚至拉帮结派,搞小集团挑战潘的领导权威。

  当时建设局的两位党员杨如彭副局长和何若,就做作潘老的坚强后盾,通过民主生活,既发扬民主,也特别注意保护非党领导的威信,保证党外人士局长有职有权。对潘老政治进步的要求,也开诚布公、推心置腹说明:根据潘老的具体情况,做个党外的布尔什维克对党的事业更为有利,更能发挥社会影响。

  潘老自己忆及当初的自来水工程时称,自来水建设包含有输水工程,需要逐步埋设管道,建设管网。主干管进城,当时还没有道路,于是在水厂建设的同时,修建了乳名为南洪金路,后改名南长路,现名书院路的马路,为埋设输水15000吨18英寸主管创造条件。

  潘老说:问题是这种自来水输水管道为生铁所铸,只有鞍钢能铸造,能否适时购到,配合修路进度,已成为工程能否建成的关键。建设局副局长杨如彭为此事亲自上路。说动鞍钢,鞍钢二话没说,就为“毛主席的家乡”新铸了一批管子。

  有了管子,但长沙从未埋过自来水管道,还要试压,杨如彭又亲自跑去上海请来薛崇文、成基、严宝根3位师傅,他们成为长沙市现有管工的祖师爷,1951年10月1日,长沙自来水正式供水,这种水为半制水,当时未经沙滤,但水质尚可保证。

  上世纪50年代家住福源巷的王爹爹还记得,当年,年轻的他,曾到今春天百货后的怡长街自来水站去挑水,自来水最初供应的头三天,免费向市民供应,怡长街自来水站排起了长队。

  据查,长沙最初免费供水的自来水站共有六处,即怡长街、宝南街、邵阳坪、书院坪、上碧湘街、局关祠六处自来水站。

  长沙自来水时间年表

  1914年,长沙曾有兴建自来水之议。

  1932年5月,长沙市政当局请英商东方铁厂凿穿城北留芳岭岩层,建成留芳岭自流井,基本解决城北饮用水安全,城南部分城区食用白沙井水,而长沙市民大部仍以饮用湘江河水为主。当时以水桶、水车盛水沿街叫卖声不绝于耳。

  1934年,长沙市设想在沿河马路旁设汲水机,至滤水池滤过后,供市民饮用。但此设想并未实施。

  1937年,湖南建设厅拟在湘江边的洪山头设立自来水厂。

  1938年,文夕大火,此后1944年至1945年长沙沦陷日寇之手,留芳岭自流井等皆废。

  1948年11月,旧政府于洪山头兴建河东水厂,1949年5月停工。

  1949年10月,人民政府建设局开始在洪山头兴建自来水厂,1950年3月,发现质量问题而停工。

  1951年1月,自来水工程重新复工,此后,志愿军代表柴川若进行英雄事迹报告演讲,使自来水管铺设进度加快4倍。9月一期工程竣工。10月1日举行供水典礼,10月3、4、5日,怡长街等6处水站免费供水三天,长沙自来水在当年可供10万人饮用。不过仅17户装有生活用水水表。大多长沙市民在街区自来水站担水,大担人民币2分钱,小担1分,以后水价有所降低。

  1952年8月底,自来水干管敷设增加一倍,饮用自来水人口近30万人。白沙井开始衰落。

  1954年底二水厂供水。1977年8月三水厂供水。1982年四水厂供水。1990年五水厂投产……此后长沙水厂越建越多。

  1964年,长沙有街区水站92个,1987年,长沙私人水表户数达24116户,而街区水站仅剩7个。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