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百年老店应该积淀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2日14:46  新民晚报

  7月29日傍晚,一场大雨不期而至,南京路上的游客、路人纷纷到和平饭店门口躲雨,饭店门口很快被挤得拥挤不堪。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人请求进入饭店躲雨,不料遭到饭店工作人员的拒绝,理由是“容易影响饭店里的环境”。而这一天,是和平饭店整修三年之后,正式对外营业的第一天。

  在一般情况下,以维护饭店环境的名义谢绝非住店客人进入,也不是不可以理解,也许可算是饭店的经营自由。但是,这件事却并非“一般情况”。第一个“不一般”:当时大雨瓢泼,行人为求避雨,不得不拥挤在门口的方寸之地,饭店对此无动于衷,未免欠缺同情心。第二个“不一般”:和平饭店不是一般的酒店宾馆,而是曾有“远东第一楼”美誉的上海标志性建筑,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自身的商业利益,还有上海的形象与气质。

  和平饭店始建于1906年,至今104年,是一家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饭店的建筑外形与内部装饰早已成为经典,曾经接待的无数名流,也为人津津乐道;但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一家“百年老店”积淀下来的最重要的品质,不只是外观的典雅,更重要的是内在的人文关怀,是与这个城市精神、气质的契合、呼应。

  和平饭店28日已恢复营业,却拒绝游客参观,表示第二天才正式向公众开放;孰料,29日依然将游客拒之门外。且不说其中的出尔反尔,只说饭店刚刚恢复营业,理应开门迎客,而不是对游客摆出一副矜持、疏远的冰冷姿态。对这家上海的“百年老店”,上海市民有一种“阿拉自家人”的亲近感和自豪感,外地游客也是慕名而来,希望一睹风采。谁知重修后的饭店拒绝“亲近”,伤的是市民的感情,扫的是游客的雅兴,也与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格格不入。

  不由想起几年前的一件小事。某年的F1中国站比赛期间,许多车迷在车队下榻酒店门外整日守候,只为与偶像有瞬间的亲近。对待这些热情的车迷,一家酒店任由车迷苦候门外,另一家则打开大门,让车迷在酒店大堂休息,并送上饮用水解渴。不同的态度,自然换来不同的口碑。

  也许良好的口碑不能直接转化为商业利润,却能让酒店的形象变得可亲可爱——可以为富有的住店客人提供优质服务,也可以向需要帮助的普通人伸出援手。这种大气、从容的姿态,难道不是有远见的酒店经营者所应该追求的吗?更何况,和平饭店不是一家普通的饭店,它属于上海这座城市,理应具有大度、包容的城市气质,令公众感到平易近人、友善可亲。我们并不要求和平饭店接受一切参观要求,但至少在大雨之时,让行人有一个体面避雨的地方;在合理、智慧的安排下,让公众可以时不时地“亲近”一下。换个角度看,和平饭店若能以“纳客避雨”的新闻迎来对外营业的第一天,岂不是最好的宣传?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