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着力“四下功夫” 推进基层党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2日15:02  红网

  2006年以来,泸溪县按照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在全县强化“四个”职责,推行“四强”工程,坚持“四个”创新,实行“四轮”驱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促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近年,全县相继荣获“湖南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县”、“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全省平安县”等系列荣誉称号。

  一、强化“四个”职责,在促联动上下功夫

  1、强化县委关键责任。按照县委书记带头抓,县委常委共同抓,组织部门全力抓,狠抓责任落实,发挥表率作用。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纳入县委四个文明目标责任体系,建立党建工作常委例会制度和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点制度,县委每年召开两次专题党建工作会,县委组织部坚持每季召开一次乡镇组织工作例会,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落实“三联三帮”工作责任制,(县级领导联乡帮厂,县直单位联点帮村,乡镇干部联村帮户),促进了农村党建工作开展。

  2、强化部门帮扶责任。按照“经济部门治穷、政法部门治乱、党政部门治瘫”的原则,实行县直部门联点帮村工作责任制,做到“五不脱钩”,即:村班子不健全不脱钩,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好不脱钩,农业结构调整不见成效不脱钩,村风民风没有明显好转不脱钩,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得不到解决不脱钩;实行“双联四送”,即:机关单位联系农村支部、机关党员联系农村党员、机关党员进村入户送政策信息、送科技文化、送医疗卫生、送支农物资,共为联系村引资5850多万元,新上致富项目370多个,全县110个贫困村明显变化,80个村达到“五好”标准。帮村工作纳入县直部门四个文明考核。

  3、强化乡镇驻村责任。按照“抓乡带村、乡村并举”的思路,加强乡镇党委自身建设,落实驻村职责,形成“分工负责、分组协调、包村驻点、突击推进”工作格局。实现对村级班子和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经常性教育和长效管理。乡镇班子成员和驻村干部坚持驻村入户,抓班子带群众,解疑难办实事。严格实行联村班子目标管理责任制度和村干部述职评议制度、奖惩激励制,突出规范强管理。

  4、强化村干联组责任。推行村级工作“一盘棋”,各项工作“村为主”。做到村干包组、组干包户,村不落组、组不落户、户不落人。并将包村干部和村组干部的责任捆绑到一起,同进退,共荣辱,以“责任共同体”来推进各项工作“村为主”,确保小问题不出组,一般问题不出村,较大问题不出片,复杂问题不出乡。

  

  二、实施“四强”工程,在求实效上下功夫

  1、实施“领头雁工程”强班子。一是以选人育人为核心,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改革选拔方式,选准配强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组织书记。实行届中考核,对一经考核认定不称职或不胜任的及时调整,按照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原则,做到“三个不吃亏”(不让老实的人不吃亏、不让素质高的人不吃亏、不让干事的人不吃亏),形成了当好村支书记要做到“三要”(即:落实政策要不折不扣;为民服务要尽心尽力;维护稳定要尽职尽责)、做好“三人”(即:做产业的带头人;做群众的贴心人;做矛盾的调解人)、提升“四种能力”(坚持开拓创新,增强班子创造力;坚持团结和谐,增强班子凝聚力;坚持科学发展,增强班子战斗力;坚持求真务实,增强班子执行力)的共识。先后对15个乡镇领导班子进行全面整顿,对5个有问题的乡镇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二是抓好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把“读书回乡的文人,打工回来的能人,当兵退伍的强人”纳入视野,每个村培养3-5名后备干部人选,通过压担子、交任务、领办发展项目等多种方式,加强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三是实施“治瘫工程”。对12个村支两委班子软弱涣散的村进行整顿;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选派11名县直和乡镇干部担任移民村第一支书。

  2、实施“素质工程”强队伍。按照分级培训的原则,拓宽培训渠道,拓展培训领域,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针对部分党员宗旨观念淡薄、服务意识淡化、不能很好发挥党员骨干作用的现象,从抓思想整顿入手,通过上党课、集中办班等形式,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活动,强化宗旨观念,树立新形象;针对部分党员缺少致富技术、致富能力差的现实,以党员示范经济、科技示范园、示范基地为依托,开展“科技下乡”、“学技致富竞赛”等活动,进行市场经济、农业科技等培训,提高党员的“双带”能力。四年来,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40期,培训农村党员干部1.2万余人次,使60岁以下有劳动能力的党员至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35岁以下的党员户成为科技示范户,促进了党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3、实施“更新工程”强阵地。村级活动阵地是农村党建工作的基础。2006年来,泸溪制定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规划,采取“财政拨一点、乡镇支一点、党费出一点、联点单位帮一点、村里筹一点”的办法,2007年新建33所、2008年新建12所。全县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点普及率达100%,95%的农村党员活动室设施齐全、管理规范,实现了“有牌子、有桌凳、有党旗、有制度、有远教设备、有学习资料”的“六有”标准。投资300余万元完成了15个乡镇政府办公楼建设和搬迁,改善基层政权建设。

  4、实施“民心工程”强宗旨。全县开展“党委办大事,支部办实事,党员办好事”活动。乡镇、村每年把3-5个“三最”问题,纳入“三级联创”活动目标管理,向群众公示,接受监督。针对群众“想致富、盼服务”的实际,引导基层组织拓宽服务领域,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群众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先后从县直单位抽调1200余名优秀机关干部组成100多个农村工作服务队,进村入户,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为群众送政策、送信息、送技术、送法律。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800多个热点难点问题,帮助新上致富项目500多,创建农业结构调整示范村30个,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600多件。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三、坚持“四个”创新,在强管理上下功夫

  1、推行“四联四岗”,创新农村党员管理机制。在全县农村党员中大力推行以“产业建设联系责任岗、维护稳定联防责任岗、扶贫帮困联户责任岗、社会事业联点责任岗”为主要内容的“四联四岗”,一是分类设岗。二是依岗定责。三是按岗承诺。四是考核评估。推行党员“四联四岗”,一是普通党员动起来了,实现“四个增强”,即,增强了党员意识、增强了纪律性、增强了责任感、增强了主动性;二是村党支部强起来了,做到了“四个切实”,即切实推进了民主决策、切实落实了村务公开、切实增进了内部团结、切实赢得了群众支持。据初步统计,全县134个村群众对村支部的满意率由原来的不足50%上升到现在的95%以上,一些农村能人和青年政治热情高涨,去年以来有1900多名农民向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三是农村工作活起来了,实现了“四个更加”,即,更加加快了产业开发、更加夯实了维稳基础、更加加大了帮扶力度、更加发展了社会事业。全县各个村基本实现了“十有”:村务公开有党员监督、计划生育有党员监控、治安联防有党员牵头、文明农户有党员示范、村内卫生有党员督促、通村公路有党员养护、自来水有党员维护、病险水库有党员看守、灌溉渠道有党员管理、退耕还林有党员管护。推行“四联四岗”加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保障,培养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力军,抓住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点,找准了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机制的切入点。

  2、推行“便民”服务,创新为民服务管理机制。在全县开展以“引领群众办事、方便群众办事、帮助群众办事”为主要内容的便民服务活动,一是构建便民服务网络。按照“四个落实”(即:落实场地、落实时间、落实人员、落实责任)和“六个有”(即:有一套健全的制度、有一本规范的台账、有一块代理值日牌、有一份承诺服务时间表、有一块服务事项公开栏、有一块办理结果告知窗)的要求,在县、乡、村设立了便民服务机构,着力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服务网络。二是规范便民服务程序。村级便民服务站主要是按照“受理协办―报送―回复”的程序运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按照“受理登记―部门承办―全程代理―情况反馈―办结归档”五个环节进行。三是完善便民服务制度。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对办理事项、办事程序、申报资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办理结果实行“六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实行规范上岗制,建立统一的登记簿,设制规范的承办单,推行台账式管理,值班人员实行佩证(或挂牌)上岗。实行优质服务制度,对能当场办结的事项,必须当场办结;一时办不了的,要承诺时间办;确实不能办理的,要向群众说明原因,做好解释工作,确保群众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实行督查考核制度。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开展便民服务活动方便了群众办事,增强了干部的责任心和践行宗旨的意识,服务效率大为提高。据统计,自开展便民服务活动以来,全县已建立109个便民服务中心(室),135个村级便民服务站,选配了550多名党员担任便民服务代办联络员,共受理各类审批事项18000多件,办结17330多件,办结率96.3%;送法下乡5000多次,代办证件12000多个,发布就业信息2万多条,配送农资1000多吨。这些便民服务活动的开展,一下子拉近了党委、政府与广大群众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党员干部同人民群众之间建立起了亲情式的关系,搭起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连心桥”。群众深有感触地说:“便民服务,真正为民服务。这样的活动,我们老百姓欢迎!”

  3、推行“模块”管理,创新乡镇工作管理机制。在乡镇全面推行以“分工负责、分组协调、包村驻点、突击推进”为主要内容的模块工作方式,一是明确工作要求。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合理设置机构,乡镇内设机构设置为“四办一中心”(党政综合办公室、产业建设办公室、社会事业办公室、综合治理办公室、涉农服务中心);坚持突出工作重点;坚持强化“三种意识”,强化团队意识、强化创优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坚持“六个结合”,坚持条与块结合,坚持共性要求与个性要求相结合,坚持点与面相结合,坚持分块与联村相结合,坚持重点与一般相结合,坚持统与分相结合。二是完善绩效考核。做到“三个突出”,即,突出乡镇干部的考核;突出乡镇事业站所人员的考核;突出行政村(社区)干部绩效核。绩效考核结果要与干部的福利待遇、评优评先、提拔使用直接挂钩,评优评先统一进行(县里将评优指标直接下达到乡镇)、绩效考核排名靠后的不予提拔。三是实现推动工作。模块管理提高了干部工作自觉性,实现了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调动了干部工作积极性,实行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后,形成了客观、公正、公平的干部考核、评价和使用机制,做到了以实绩论短长,以实干比高低,让肯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激励;增强了干部工作主动性,出现了谋事的多了、谋人的少了,讲工作的多了、说闲话的少了,积极主动的多了、被动应付的少了。

  4、推行基本保障,创新村级组织保障机制。一是明确工作目标,通过五年努力,改善村干结构,使每村有1名30岁左右的干部、全县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30岁左右的人达到20%、每村至少要有1名女干部、45岁以下的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达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每村有1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村干部、村干部后备力量实现1:1的配备。二是加强人才选培。做到“三注重”,即,注重创新选拔方式,注重选培后备干部,注重把优秀青年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三是加强培训教育。着力“四抓”,即,抓好党校主体班培训,抓好实用技术培训,抓好远程教育培训,抓好学历教育提升,实现村级领导班子中“一村一名大学生”。四是加强制度考评。做到“两推行”,即,力推行“阳光工程”,落实村务公开制度、重点公开财务,实行村级事务民主决策制度、保障群众决策权,实行村干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审计结果向村民公开;着力推行村帐乡管,实行村帐乡管制度,确保村级资金管理规范,使用有效。五是加强机制保障。狠抓“三落实”,即,落实政治待遇,坚持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坚持从年轻、优秀村干中定向招考公务员;落实经济待遇,调整在职村、社区“三大主干”误工基本补贴,在原有的基础上每人每年增加900元,作为误工基本补贴,与绩效考核挂钩,由乡镇党委监督实施,调整离任村、社区“三大主干”的生活困难补助,累计任村支书、村主任达16年(含16年)以上的,在原基础上每人每年增加200元,并逐年增加对村、社区的转移支付,保障各项补贴和补助到位,每年县拨付村级组织活动经费村均10000元,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离任村干部,应优先列为低保对象;落实活动阵地,县财政每年安排5-10个村建设专项资金,五年内使全县每个村都有活动场所,支部有议事地方,党员有教育场地。

  四、实行“四轮”驱动,在重拓展上下功夫

  1、典型带动。“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坚持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推动。2005年以来,在县电视台开辟了“党建之窗”专栏,重点推介一批党建先进集体和个人典型,其中拍专题片26部,先进基层党组织15个,优秀共产党员26人、建整扶贫典型5个,同时,创办基层党组织建设示范乡镇、流动党员管理示范点、科技示范基地,为推动全县基层组织建设树立了“标杆”,掀起了“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潮,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脱颖而出。近三年受到各类表彰的优秀党员达500多名。如白沙镇刘家滩村农民企业家党员刘集贵,创办泸溪县金旭冶化集团公司先后被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南省优秀企业”、“湖南省百强私营企业”、“湖南省民营科技企业”、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消费者信得过单位”、湖南省银行协会授予“守信用企业”;湖南省有色金属行业50强,排名第29位;公司连续10年荣获湘西自治州“十佳”私营企业,省、州、县优秀纳税企业和“优秀企业”、全国“500强私营企业”、全省“百强私营企业”等;金旭冶化集团党委书记刘集贵本人先后被选为省州人大代表、全省“劳动模范”、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个人等30多个荣誉称号。洗溪镇青年农民团员谭永峰开发椪柑深加工,兴办企业年创收15万元,成了当地党员致富“示范户”,先后被评为“湘西州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首届湖南省优秀农业经纪人”、“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在刘集贵、谭永峰等党(团)员示范典型的带动下,先后有120多人(户)被省、州、县评为科技致富能人和科技致富示范户。

  2、管理驱动。抓好“三级联创”,坚持分类指导,既注重面上,又突出点上。按照县五年创建规划的要求,瞄准“五个好”标准,制定了年度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创建计划,建立了跟踪管理档案,分类进行指导,对条件好能较早实现“五个好”的乡镇、村进行重点帮促。帮助指导搞好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规范制度标牌,推行“村务公开”,实行村民自治,完善各种档案资料,开展各项活动。同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党建工作的新形式。以石榴坪乡兰村村为试点,创建了全州第一个产业党总支,下设劳务产业支部,养殖产业支部和联合产业支部,把支部建在产业协会和产业链上,不仅促进了新农村建设,而且拓展了“三级联创”活动。为切实理顺“两新组织”党组织管理体制,抓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巩固“村企联建”成果,今年1月在龙头企业———泸溪县金旭冶化集团成立了全县第一家“两新组织”党委———中国共产党湖南金旭冶化集团委员会。

  3、载体牵动。首先,以争创“争先创优”活动为契机,切实抓好乡镇“龙头”建设。2005年以来,在乡镇争创“红旗乡镇党委”活动。每年底,结合“三级联创”活动考评,评出2-3个“红旗乡镇党委”。经过严格考评,近年先后评选出9个省、州“五个好”乡镇党委,5个全州“十佳”党委。其次,开展学技致富竞赛活动。培育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先后有50个农村党支部被县委授予“五个好”村党组织”,有65名农村党支部书记被评为先进党支部书记,有100户农村党员被授予“科技示范户”,有19个村被评为“科技示范村”。

  4、经济拉动。把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同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同步规范、同步部署、同步检查、同步落实,在制订联创目标和检查考评时,把农业总产值、民营企业产值、入库税金、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融入其中;在开展争创“五个好乡镇”、“比团结、比业绩、比贡献”的“三比”竞赛中,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稳定、计划生育作为主要内容。围绕经济抓党建,突出椪柑、辣椒、畜牧业三大主导产业基地建设,突出做强、做优椪柑产业,全县种植面积达28万亩,年挂果15万吨,实现产值1.5亿元,人均创收600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55元。

  基层组织建设的加强,夯实了基层基础工作,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1、党建水平明显提高。三年来,全县保质保量,新发展党员956名,为基层党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乡镇、村两级党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150个村级组织基本实现“三化十二制”,通过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和“五个好”乡镇党委活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增强。全县15个乡镇有9个乡镇党委被评为“五个好”乡镇党委、85个村支部被评为“五个好”村党组织;其中有5个荣获省、州先进村党支部称号。

  2、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唱响了“科学发展,富民强县”主旋律。各级党组织立足于为群众“三最”问题,开展了“干部作风百日整顿活动”,推进了服务型政府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进村入,先后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2000余件,解决群众反映的农民负担、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问题800多个,化解矛盾纠纷893起,呈现出了“热点不热、难点不难,干群携手搞联创”的良好局面。

  3、经济发展明显加快。按照“围绕经济搞联创,搞好联创促发展”,实施“工业强县、产业富民、环境创优”战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喜人成绩。2009年,全县GDP26亿元,增长23.1%,领跑全州;规模工业增加值13.98亿元,增长41.3%,全州第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9584元,增长10.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55元,增长12%。2006—2009年,泸溪连续获“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湖南省推进新型工业化先进单位”、“湖南省平安县”等系列荣誉称号。

稿源:红网 作者:杨子晚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