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次机遇 改变沿线村民的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2日20:13  兰州晨报

  

一次机遇改变沿线村民的生活
在岷县木寨岭隧道施工工地旁的山坡上,一村民回首相望。
一次机遇改变沿线村民的生活
村民开在工地旁的简易火锅店
一次机遇改变沿线村民的生活
参加家乡铁路建设的大学生高莆玉

  “沿途涉及老少边穷地区的3600万人将搭上经济发展的快车,实现经济发展的大腾飞。”人们就兰渝铁路建成后给沿线群众能带来多大的利益进行了全方位的大胆预测。

  这条“黄金通道”还在建设期间,当我们走进沿线村民的生活当中时,已然感受到了他们的生活正在悄然发生着前所未有的蜕变,一些落后的村镇已经在铁路经济的带动下,欣欣然走向伸手可触的繁荣。

  工地前的“火锅店”

  当我们就要进入距离哈达铺镇最近、与212国道紧邻的五工区时,突然被工区大门对面马路旁的一块招牌所吸引——“兰渝铁路火锅店”!在长途奔波中,竖立在一座民房上的这块彩色招牌吊足了人的胃口。

  “去年工区进驻不久,一位在哈达铺镇上开餐馆的村民就瞅准机会在这里开了个火锅店,而且最有意思的是那个名字,竟然叫‘兰渝铁路火锅店’,真是妙啊!”五工区党支部书记王雄文笑着说,“想不到他们的生意还真不错,因为五工区职工大多是四川等地人,空闲时,很多职工都跑到那里去解馋。”

  其实,瞄准建设工地做生意的不仅仅是这一个村民。在沿途采访中,几乎在每个工区的门口附近都能看到“铁路小超市”、“驻地小吃部”等等招牌,这些占地不多的小民房里生意异常兴隆,因为每个工地都有上千建设大军,他们的日用品无一不是来自这里。

  工地上的出租房

  在六工区所处的马家山隧道的那个山坳中,工区驻地与上罗村村民的住房几乎连在一起。令人惊奇的是,几乎家家户户的小民房上都写着“出租”的字样。

  “尽管工区为职工们建设了‘探亲房’,但由于条件所限,并不能完全满足家属们探亲的需要。”六工区主任郭平说,“因此,部分职工就主动到村民家去租房子住,不料这种需求竟然惹火了村子里的租房经济,许多村民还因此赶工建起了小房子。”

  由于职工租房需求旺盛,上罗村的出租房租金由最初的每月几十元钱已经涨到了现在的每月200元。“就这,有时候还租不上呢!职工们还商量着约定时间,轮换租房。”一位六工区职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工地旁的养鸡场

  离二工区最近的村子是老幼店村。在兰渝铁路开工前,村子里的鸡蛋基本上都是农民自己吃,很少能卖出去。但随着兰渝铁路的建设,村里的鸡蛋甚至鸡肉都达到了供不应求的程度。瞄准这个商机,村支书杨文秀筹措了12万元资金,于今年4月建起了一座在岷县梅川镇来说规模最大的养鸡场,能够同时养2400多只鸡。“我计划两年之内收回成本。”杨文秀显得信心十足。

  杨文秀还告诉记者,兰渝铁路开建后,村民的收入增加了许多。一年多前人均年收入还仅为1500多元,现在已经增加到了3000元左右。“现在村民们整天都在想着如何借助兰渝铁路的建设开辟新的经济创收点,如果错过这个发展机遇就太可惜了。”告别时,杨文秀说出了全村人对未来的祈盼。

  家门口的打工者

  裕培中算是老幼店村见过世面的人。从1988年走上打工之路,20多年来他已走遍许多城市。去年,正在深圳打工的他听说兰渝铁路开工建设的消息后,毅然决定回到家乡,在兰渝铁路工地寻找一份工作。在他看来,哪儿都不如家乡好。“现在好了,步行5分钟我就可以从工地走到家里。”说起兰渝铁路工程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的好处,裕培中说他的感受实在是太多了,“最重要的是,今后可以给后人们说,我也建设了门前的这条铁路。”

  裕培中每个月都能拿到3000元左右的工资,“这比在其他地方打工都挣得多,大家都争着干。”裕培中告诉记者,目前老幼店村有七八十人都在为兰渝铁路工作,差不多每家都有一人。

  “我们的工人必须要有一定的技能才能胜任隧道工作,所以能提供的岗位也只是有限的。”一工区支部书记王润福说,“兰渝铁路开始修建以来,考虑到当地村民比较贫困,工区还是尽可能地想办法向他们提供了一些服务性的岗位,如保安、保洁等方面的工作,以便满足村民们就近打工的需求。”

  求低薪的大学生

  24岁的高莆玉是哈达铺镇人,今年从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毕业。6月6日,记者在工区见到他时,他刚刚从工地回来。工区书记王雄文说:“这个孩子是主动找到工地要求接收他的,说每个月给他300元钱,他就满足了。”高莆玉的家离工地很近,他说:“工区领导听说我想参加家乡铁路建设,特别支持我,把我留了下来。”高莆玉告诉记者,虽然他只要求每个月300元工资,但工区在见习期给他的工资为1500元。“这孩子特别能吃苦,而且悟性很不错”,王雄文说,高莆玉这样的大学生代表了老区人特有的一种精神。

  去年才从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杨维鹏是陇西县人。在二工区,记者见到了这位精干的小伙子。他说,考大学找份好工作是他从小就有的梦想。在去年毕业前的招聘会上,得知中铁隧道局在招人,他便义无反顾地来到了这里。“当时也没多想,就觉得肯定有前途。”杨维鹏说,“在兰渝铁路工地,学到了很多,待遇也很好,现在每个月已经可以拿到4000多元了。”

  新诞生的小吃街

  梅川镇、哈达铺镇,分别是岷县和宕昌县有名的两个古镇,虽说自古以来这里商旅云集,贸易发达,但凡到过这里的人都有一个共识,就是到了晚上八九点钟之后所有的店铺基本都关门歇业,特别是饭馆、小吃类的店铺关门更早,如果到了夜间想到这里找饭吃,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以前,岷县县城的饭馆子没有几家,而且晚上9点就全部关门了。”二工区支部书记石峰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刚来的时候,有时候晚上去岷县县城想吃点东西,如果不赶在8点钟之前,就吃不上了。”

  “可是,现在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住在县城中铁隧道集团指挥部的张洪涛副指挥长感慨地说,“从兰渝铁路开工到现在,当地已经开了许多新饭馆,光小南门一带就有近20家,形成了一条小吃街,到了晚上12点还在营业。”

  走进今天的梅川镇、哈达铺镇,能明显地感觉到两个古镇上人流增加,物流增加,到处洋溢着一股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气象。新开张的饭馆就一个连着一个,且个个生意火爆,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小吃一条街。这种情况在岷县、宕昌县城就更不用说了。

  虽然我们不能把兰渝铁路沿线所有的村镇和村民都采访一遍,但目前我们的感觉是,这里的一切都因为一条铁路的开工建设在变——村民的收入在变,村民的观念在变,村民的思维在变,村镇的面貌在变,村镇的信息在变,村镇的发展方向在变……可以预知的是,等到了兰渝铁路全线贯通并开始运营的那一天,这里的一切还要变,翻天覆地的巨变!

  文/本报记者 宋维国 刘健图/本报记者 蒋生连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