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条隧道 期待掘进史上的跨越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2日20:13  兰州晨报

  

一条隧道期待掘进史上的跨越
隧道内热火朝天的建设情景。
一条隧道期待掘进史上的跨越
先进的喷浆机械手。
一条隧道期待掘进史上的跨越
奋战在一线的建设者们。

  木寨岭是212国道向南进入陇南的必经之处,由于受地质环境的影响,曾经通过这里的道路状况极差,“雨雪不过木寨岭”是人们对这段路况的真实描述。

  全长19.06公里的木寨岭隧道是兰渝铁路线8座特长隧道之一,也是兰渝铁路的控制性工程之一,风险等级被列为“极高”。建设者们在这里克服重重困难多头掘进,正在实现着隧道掘进史上时空的大跨越。

  走进木寨岭隧道施工区

  中国中铁隧道集团兰渝铁路LYS-3标工程指挥部党工委副书记张洪涛带领我们进入木寨岭隧道施工区时,恰遇一场大雨。站在薄雾缭绕的山脚下回眸四顾,青翠的群山显得出奇的宁静,似乎能够听到鸟雀偶尔振翅掠过的声息。

  木寨岭,海拔2850米,从当年11月进入冬季,来年5月冰雪消融,才结束漫长的严寒。由于受复杂地质构造的影响,地质环境稳定性极差,泥泞、翻浆、坑陷等严重影响道路的正常通行。212国道木寨岭盘山路段标准低、路况差,成为国道212线的“瓶颈”路段,严重制约着南来北往车辆的正常通行。2004年6月19日,总投资1.56亿元的木寨岭公路隧道实现通车,使来往车辆省去了10公里的盘山公路,极大地改善了通行条件。如今,通过公路隧道毫无阻碍地穿越木寨岭,去踏访公路隧道正下方正在开工建设的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这本身已超过了我们采访的现实意义,不由得使人感到无限的快慰。

  隧道风险等级为“极高”

  在世界铁路历史上,一条铁路的桥隧超过70%是罕见的。兰渝铁路全线共设有桥梁361座、隧道239座,占线路总长的比例为73%,整个建设图纸至少比青藏线多一倍。设计全长19.06公里的国家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木寨岭隧道,也是兰渝铁路全线海拔最高的极高风险隧道,困难程度不亚于当年修建的乌鞘岭隧道。正因为它的特殊性,我们把木寨岭隧道作为众多施工隧道中的一个重点,深入到井下进行了全方位踏访。

  木寨岭隧道为双洞单线特长隧道,其进口位于漳县大草滩乡酒店村,洞口与国道212线紧邻,出口位于岷县梅川镇素子沟内的杨家台村。负责在这里施工的是中铁隧道集团的4个工区,每个工区门口都有保安和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中间分设8个斜井,采用“长隧短打”的方式多头同时掘进。

  作为隧道正洞施工的辅助隧洞——斜井,分有轨斜井和普通斜井两种。普通斜井基本上没有坡度,直接开挖进行,而有轨斜井则有较大的坡度,必须借助轨道车运送出入的人员、设备及弃渣。大坪有轨斜井和南水沟有轨斜井也是整个兰渝铁路线上唯一的两个有轨斜井。“打斜井的目的是为了将隧道分成几个区段,增加作业面,这样可以加快掘进速度。”二工区党支部书记石峰说,“一条隧道有进口也有出口,开挖方式如果选择从两边向中间打,叫作独头掘进。而如果打上若干斜井,形成两个以上的作业面,则称为多头掘进。多头掘进开挖里程较长,但工期时间较短。木寨岭隧道就是采取八个斜井多头掘进的方式开挖的。”

  斜井下施工者的“生活”

  整个采访过程中,虽然进入了很多斜井和隧道,但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进入南水沟有轨斜井施工现场的时刻。

  直通山脉深处隧道正洞的南水沟有轨斜井坡长777米,坡度为42%。“如果从洞口扔进去一个篮球,最终到达洞底的速度将和子弹的速度一样。”石峰这样形容南水沟有轨斜井的危险性。坐上有轨矿车,经过近10分钟时间,记者一行抵达了井底,来到了隧道正洞。记者看到这里有着相互贯通的井下交通网络,大型施工车辆不停地运输着开挖的弃渣,倒入有轨矿车运送至地面。不同方向的4个作业面上都有十几名工人正在忙碌着。他们手中的风钻不停地嘶鸣着,在“掌子面”上打出一个个小洞,然后仔细地填入炸药,一声巨响后,一个“掌子面”完成了一次爆破。随后施工人员又开始进入紧张的支护、衬砌、清渣工序。就这样,隧道内24小时灯火通明,不间断地施工。

  在所有开挖的隧道墙面上,地下水从各个不同的方位同时外涌,洞内几乎找不到哪怕是脚掌大的一块干燥地方,排水系统正在不间断地将这些废水排出洞外。虽然有偌大的排风系统源源不断地向洞内输送着新鲜空气,排出废气,但整个洞内依然弥散着难闻的气味,让人时时感觉沉闷、头晕,甚至几乎要恶心呕吐。长期在井下施工的建设者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日复一日地默默工作着。

  严密的安全防范措施

  隧道施工对岩层情况有一个专业术语进行表述,即围岩等级。容易开挖的隧道的围岩等级较低,反之则高。对于隧道施工来说,围岩等级达到3级至4级,就会给施工者带来很大难度。而在木寨岭,走进任何一个隧道施工现场,遇到的都是4级加强或者5级围岩,艰苦程度可见一斑。

  在兰渝铁路线上所有隧道的施工中,每一个工区都不得不面临围岩变形、坍塌、泥石流、地下水涌出等一系列安全问题。“风不怕,雨不怕,最怕工区晚上来电话。”作为3标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的张洪涛说,由于木寨岭隧道未知风险太多,安全问题经常让他晚上睡不着觉。

  “为了消除安全隐患,在每个工区安装安全视频监测系统的同时,还采用‘超前地质预报’的办法,提前将几十米内的地质情况进行探明,以便做好安全应对措施。”张洪涛说,“为了防止有轨斜井发生意外,隧道集团还专门购进了十分先进的钢丝绳检测仪,随时对钢丝绳进行全面探伤检测,一旦发现问题,立即更换。”

  在一工区的阅报栏内,记者看到这样一则处罚通告:“5月8日,因未将拱架一个螺栓上齐,造成安全隐患,决定对当班作业队罚款2000元,工区经理罚款400元,技术负责人罚款300元,工点调度员及质检员各罚款200元。”一工区支部书记王润福说,这是每个工区安全防范最重要的措施,也是最严厉的措施。

  恶劣条件下的时空跨越

  作为极高风险隧道的木寨岭隧道,设计工期54个月,计划工期47个月,此处的工期进度直接影响着整个兰渝铁路的施工进度。即使在如此恶劣的施工环境下,二工区依然在去年9月创出了月掘进142米的施工进度纪录。工期紧、任务重,木寨岭隧道的建设者们按期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就必须挑战自我,实现时间上的跨越。同时,面对无法预料的各种潜在风险和威胁,加上高原缺氧、严寒等恶劣的自然条件,木寨岭隧道的建设者们又不得不在空间上战胜自我。到隧道贯通的时刻,兰渝铁路在时空上实现的真正意义的跨越将连同木寨岭隧道实现的极高风险大跨越一同被载入史册,彪炳千秋。

  文/ 本报记者 宋维国 刘健图/ 本报记者 蒋生连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