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男人节”,急切期冀下的焦灼呐喊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3日01:08  红网

  “男人,也需要休息!和妇女节相对应,8月3日我们要过男人节。”自网络上设立8月3日为男人节以来,这个与妇女节相对应的节日悄然流行起来。1日,记者在某论坛上看到一则名为《男人需要自己的节日吗?》的帖子。在一个6021人参与的网络调查中,80.24%的网友选择“男人们太累了,应该设立男人节”,10.56%的网友选择“无所谓,可设可不设”,而剩下9.2%的网友选择了“无历史背景,没有必要设立。”(8月2日《华西都市报》)

  有人把被工作和生活驱使着一路狂奔忙碌不堪的男人比喻为面露疲态、目光呆滞的都市动物。激烈的职场竞争、巨大的生活压力和喧嚣的经济社会环境的支撑,导致男人的生存状态日益严峻,再加充斥于网络和坊间的“消费男色”时代的提前到来,以及男人雌性化和女人雄性化论调的此消彼长,让男人们感到了强烈的生存危机,陷于惶恐和焦灼交织的情绪中难以自拔——“苦恼”和“不安全感”自然会悄然滋生。

  而对“男人节”的急切期冀,无疑成了迷失于社会生活重压之下男人们的焦灼呐喊,最直观的呈现是男人们的渴望释放心态。很显然,并不是谁真的非得在“3.8”时与妇女们一争高下,也不会有谁真的为“少休一天”而耿耿于怀,更主要的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排谴男人世界里越来越大的工作与生活压力。工作找到了吗?工资有保障吗?一家老小期盼的眼神、老板苛责的目光,你都能处之泰然吗?遗憾的是,一些人选择以最极端的方式逃避和回击压力。虽然说这行为难获认同,但就重压之下的感受而言,又何尝不是让许多人心有戚戚呢?

  被媒体称为“一个比男人还要了解男人的女人”、男性文化学者蓝怀恩直言,目前社会对男性的关怀和包容实在有限。全社会对于男性的关注,关注男性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生活、工作中长期积累的压力与精神归属,常常被不自觉地置于漠视或者压抑状态。2009年,南京人大代表朱善萍就提议:应该给男人一个节日,不一定非要有什么重要的意义,但是可以让整天为生活所累的男人感受到女人和这个社会对他们的关爱。毫无疑问,这是对社会现实敏锐的捕捉和及时的应对。如果说,女人大代表的这一提议是作为一级组织对男人权益的应有关心和维护,那么从坊间到网络追捧“男人节”又何尝不是作为社会个体的我们,一次不愿屈服于现实压力的主动排解和调节呢?

稿源:红网 作者:罗祥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