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涿州治砂陷困境,凸显招商政绩工程负效应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3日01:35  红网

  河北涿州市自2001年起,着力打造京津砂石供应基地,大力招商,诸多采砂企业涌入。当地政府还默许投资者“先上车后买票”,甚至无证开采。为此,涿州当地的生态惨遭破坏,百姓不堪其扰,道路等基础设施破坏严重。

  从2009年7月起,涿州掀起“治砂风暴”,对全市的河道采砂企业进行全面整顿,宣布昔日“手续”一概作废,对于无证开采企业直接予以关停。如今,当地政府正背负着被行政诉讼和采砂企业盗采的双重压力。(《新京报》8月2日)

  报道中颇值得玩味的一个细节是,涿州官员声称,尽管当地政府面临的压力很大,但下了决心要取缔砂石厂,这已是涿州市首当其冲的政治任务。而在2001年及其后的几年里,采砂业招商引资,却是当地党政领导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也就是说,2009年版的政治任务,在于否定2001年版的政治任务。前后两次,任务导向和内容截然相反,却必然带来一个共同结果:地方党政班子都(将)获得耀眼的政绩。

  固然,如果根据其各自所处的年份观察,两个节点上,从国家到地方,对于发展问题的理解都发生了变化:之前,更加强调GDP增速,形象来说就是追求“更多”,《世界是平的》一书在中国备受追捧,就寄寓着官学商各界的乐观情绪;而后,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生态压力的显像化,科学发展观被提出并不断深化探索,促使对发展的理解被转换为“更好”、“可持续”。简而言之,不同时期,人们的认识论水平有差异,完全正常。

  但具体到涿州从“兴砂”到“治砂”的转变,却不能简单解释为上段所述的那种结论。通过对当地两次“政治任务”从提出到落实各环节的分析,显而易见的是,当“兴砂”有助于带来产业繁荣局面的时候,当地不惜忽略拒马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和民众由此被影响的生活质量,轻易的突破当时已有的环境保护、水利法律法规;而当“治砂”迫在眉睫,已经与当地政府、各村签署具备法律效力协议的投资者,其合法开采权和财产权被无视,被“一刀切”,法律的尊严再次被践踏。涿州当地不同任期的领导,将自己的政绩诉求,凌驾于法律之上,甚至可以说,无论是法律,还是不同时期主流、时髦的政治术语,都只不过是地方官员政绩诉求的工具,需要什么用什么,用不上的扔一边。

  这里就涉及到几个迫切需要国家层面,通过政策、立法等方式予以明确,并督促地方解决的问题:一是如涿州“兴砂”到“治砂”的政策变化,带来的代价应该由谁来承担?其间由于地方领导者对国家方针、法律的“选择性执行”,而造成的投资者经营权、开采权被“卡”,后者应该通过什么方式、根据什么条款,争取和保护自己的权益?

  二是具体负有责任的地方政府及其时任决策者,应该为此担负怎样的责任?如何区分地方政府和个别官员的责任?对在任、已经晋升、退休的官员,怎样追究其责任?

  三是怎样制止正在进行中的“选择性执行”?

  四是如涿州“兴砂”到“治砂”的全过程,当地民众是始终的沉默者,地方政府改“兴砂”为“治砂”,实际上已经说明了先前的决策存在弊病,民众在此期间付出的代价,应该得到怎样一种补偿?

  及早对这四点问题做出界定,是很重要的。后金融危机时代,基于改变地方落后面貌、抓住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机遇等迫切愿望,国内各地特别是中西部各县市这两年都纷纷上马大工程、新项目,对被沿海地区淘汰的落后产能和“三高”产业青睐有加,地方特别是基层党政领导的政绩冲动十分显著。即便通过挂一漏万的媒体报道,也能发现,许多地方如今仍在重复走涿州式“兴砂”路。

稿源:红网 作者:郑渝川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