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民兵预备役部队奋战抗洪一线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3日05:51  大河网-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陈小平

  本报通讯员李继东

  洪涝灾害发生后,省军区迅速组织民兵预备役部队应急队伍投入抗洪抢险行动。截至8月2日,全省共出动民兵预备役部队应急队伍4500余人,清理塌方40余处,转移被困群众36000人,营救被困群众168人,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应急”效能,受到群众好评。

  自7月23日以来,南阳、洛阳、三门峡等地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人口330.97万人。为此,省军区立即做出部署,要求有关军分区、人武部和预备役部队迅速组织应急队伍投入抗洪抢险行动。灾区各军分区、人武部和预备役部队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动用一切力量,迅速投入抢险救灾行动。

  7月25日,南阳市淅川县丹江河荆紫关镇、寺湾镇河道76名群众受困,淅川县人武部动用民兵应急分队350人,干部职工14人,将受困群众全部救出。接到宁西铁路西峡段山体塌方情况通报后,南阳军分区紧急征用地方工程机械8台,组织军分区机关干部战士72人,率领西峡县民兵道路抢修分队250人参与抢险行动,为宁西铁路当日恢复通车作出积极贡献。

  卢氏县、渑池县出现灾情后,三门峡军分区立即协调地方通信部门,依托海事卫星电话、铱星电话等设备恢复与灾区的通信联络,组织民兵1300余人展开救援和自救行动,转移群众1.5万人。7月26日,当湖滨区民兵应急分队100人摩托化机动110公里,又肩扛背驮徒步10公里,最终将粮食、水、蜡烛等物资送到灾区群众手中时,不少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栾川县伊河大桥突然坍塌,洛阳军分区迅速组织栾川、嵩县1650名民兵应急分队参与栾川县城街道清理、搜救落水失踪人员、协助运送物资,共出动冲锋舟6艘,打捞出遗体28具,清理街道淤泥2000立方米。

  在抗洪抢险中,省军区各级还注重发挥军地合力、军民一体的优势组织救援保障。西峡县鹳河河道20名群众被困房顶,省军区迅速协调军区陆航部队直升机参与救援。在水大流急、雷电不断、道路不通,空、地救援行动均无法展开的情况下,南阳军分区民兵水上救援分队一直值守至凌晨1时,利用冲锋舟将20名被困群众成功救出。②11

  淅川:帮扶受灾群众重建家园

  本报讯 (记者王大庆 阙爱民 通讯员冷新星 高 帆)7月27日,在淅川县荆紫关镇魏村,该县社保局的帮扶队员正忙着向受灾群众发放救灾物资。“多亏县里来的帮扶队,帮俺家清理屋里淤泥,给俺家搭起了帐篷,还发矿泉水、方便面,真是洪水无情人有情啊!”该村68岁的魏立军老人动情地说。

  前几天的强降雨,使淅川县遭受了重大损失,群众受灾情况严重。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该县迅速建立起灾害救助体系。“我们通过包村帮扶、岗位帮扶和互助帮扶三条有效途径,最大程度减小灾害损失,让受灾群众早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县委书记袁耀生告诉记者。

  7月25日,洪水一退,按照全县统一部署,113个县直单位就走进受灾村庄,开展包村帮扶。在受灾严重的西簧乡崖屋村,县农业局为50户受灾群众送来了米、面、菜等生活必需品及2万元慰问金。目前,来自全县128个未受灾村的群众6400多人,结对帮扶受灾村群众。27日下午,记者在寺湾镇秦家沟村,目睹了一幕动人情景:来自大华山村的50名帮扶队员在村治保主任陈建军的带领下,早上7点就赶过来,帮秦家沟村的受灾群众灾后重建。在村民孔贵红家,男帮扶队员清理淤泥和垃圾,抬柜子,挪家具,女帮扶队员则帮他家洗衣服、晾晒被褥。②8

  山区重建当谋长远

  □本报记者孙德中 吴 烨

  张海涛

  位于河道附近的7间土坯房,一夜之间成了废墟,卢氏县五里川镇古墓窑村崔根正家在今年的洪灾中受损严重。

  2007年的“7·30”洪灾中,卢氏县横涧乡代家村的许多村民与崔根正遭遇相似,但今年流量更大的洪水袭来时,代家村安然无恙。

  2007年洪灾后,卢氏县建设了几十个像代家村这样的集中安置点,选址时避开地质灾害区、避开洪水威胁区,规划上与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搬迁扶贫相结合,房屋质量过硬。几十个集中安置点在今年的洪灾中完好无损,查看灾情的民政部官员对此高度肯定。

  据统计,此次洪灾卢氏县倒塌房屋6000多间,受损房屋8000多间,多为土坯房,且处于河道附近或地质灾害易发区。

  卢氏县境内千山起伏,万壑纵横,号称“八山一水一分田”,是个典型的山区县,一旦发生强降雨,极易形成洪涝灾害。在此次灾后重建中,当地各部门正在积极探索山区防灾的长效机制,助力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7月29日,卢氏县移动公司经理张松林对记者说,此次洪灾卢氏县移动公司损失了1300多万元,移动公司派出了11个抢险队全力奋战,但全县的移动通信设施完全恢复尚需3个月。

  2007年“7·30”洪灾使卢氏县移动公司也遭受了严重损失,时隔3年,洪灾再次肆虐。张松林说,为提升应对洪灾的能力,公司专门从省里请来专家,设计直埋光缆,虽然成本翻番,但这些投入很有必要。令张松林苦恼的是,目前的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山区特殊地理条件的限制,真正的长治久安尚难实现。

  有同样苦恼的还有卢氏县电力部门。据卢氏县电力公司新闻中心主任贺玉光介绍,2007年洪灾后,公司已经做了很多改进,应对洪灾时也显现了作用,但山区老百姓散居于河道两侧,给百姓送电势必要沿沟沿河架线,洪水袭来时难以彻底避免损失。

  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卢氏县电力部门仍在尽最大努力提高电网的抗灾能力。公司负责人说,他们将重新优化电网,提高设计标准,尽量避开河道架设线路,提高抗灾能力。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频来袭,山区特殊的地理条件更易成灾。山区防灾救灾,既要科学规划,更要和转变山区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谋求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②13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