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领导下井到“让领导先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3日13:32  新闻晚报

  □邓子庆

  7月31日13时30分许,鸡西市恒山区恒鑫源煤矿发生透水事故。事故发生时井下共有26人,除生产矿长和值班井长成功升井外,有24人被困井下。

  又是一起令人痛心的矿难!此时,至矿难发生,性命堪忧的24名同胞已被困井下60余小时。联系中国矿难史,鸡西这起矿难不管是从被困(伤亡)人数还是被困时间上,不过是轻描淡写的一笔,但这起矿难的发生时间和一个细节令人遐思。

  这起矿难的时间位于国务院要求领导一起下井之后,细节是成功升井的仅是两个领导。很明显,大致看看新闻后面的上万条留言,网友都将目光放在了这个异常的细节上。事实上,在国务院要求领导一起下井之后、鸡西矿难之前的这段时间内,相继发生过几起矿难,其中有两起比较严重,但奇怪的是在伤亡名单中,无一例外地没有领导的影子——很多领导根本就没有一起下井。这不免令国人痛感国家的政策被下面人浮于事者架空,对规定充耳不闻。或许,正是在舆论的压力下,有关方面才有所表示,不然政策的威严何在?

  很明显,此次鸡西市矿难尽管“仅两名领导升井”,但这无疑给外界放出一个信号:有领导和矿工一起下井了!说实话,这纵然令人有一丝欣慰,但更多的疑惑:为什么成功升井的恰恰是两位领导?

  暂时不妨认可两位领导确实一起下井了。笔者注意到,矿难中升井的领导,其身份分别是生产矿长和值班井长。很明显,他们的身份告诉笔者,被困的人员中再无其他领导(千万别告诉我矿工方的小队长也是领导),此两人是该矿井级别最低的也是唯一一起下井的领导。于是,问题便回到上面的提问,为什么成功升井的恰恰是两位领导?这究竟是偶然因素,还是人为安排?

  先假设是偶然因素。从概率学看,被困的26人中,只有两位领导逃生的概率非常小,令人不得不为两位领导的“大难不死”而感慨。但低概率事件上,若再联系两位领导在第一时间成功升井,逃生渠道之便,逃生效率之高,多数人就不愿意再相信偶然因素了,而开始遐想其中存在必然的人为安排。

  那么,何种人为安排可以使两位领导成功升井。逻辑分析告诉笔者无外乎两点:一是两位领导把“天”看成井,根本就没有下井;之所以制造谎言是因为既可以减轻没有下井之责,又能避免上面政策不被无视的尴尬,还能给民众一点安慰:领导是下井了的。二是两位领导确实下井了,只是没有和矿工站在同一线,而是处于绝对安全或最有利于升井的环境之中——应该说,坐在井口旁乘凉也算是下井。对于这一点,可谓是“领导一起下井”政策没有细化的漏洞。当然,也有人推测可能存在“领导先走”的原因,矿难来临了,让领导先走,结果领导先走了,也只有领导走成了。说实话,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矿难之际,出现此情况的概率趋近于零。

  总之,不管是出于哪种原因的“仅两名领导升井”,都令人遐思不已。对于这个问题,有关方面必须给公众一个明确的真实的答复。否则,矿难发生之时,领导要么没下井,“下井了”也说不清道不明地成功升井了,受伤害的始终是矿工。那么,在矿难依旧高发的时下,“领导一起下井”的作用究竟何在呢?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