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规定成空文损害政府权威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4日01:00  红网

  山东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一名41岁的患者,在一家工地从事混凝土搅拌工作。日前值班护士说,他被送进来时,全身火烫,她们拿体温表为其测量体温,没过多久,体温表竟爆了。“体温表的极限值是42℃,大部分重度中暑患者的体温都超过了这个温度。”(8月3日《东方网》)

  全身火烫,体温高的竟然使体温表爆了,可见这位混凝土搅拌工人在高温下工作的时间之长。然而这并不是个例。“济南市立三院仅31日一天接诊的40例中暑病人中就有11人经抢救无效身亡,山大二院、山东省立医院也出现多起中暑引发的死亡病例。据医院介绍,死者多数为建筑工人。”(8月2日《中国广播网》)

  尽管济南市规定,气温达到37℃以上,建筑工地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停工。但是,由于没有对违反高温停工规定的实质性的处罚手段,一些工地对高温停工规定视而不见,使建设部门的高温停工规定成了一纸空文。

  由此,想起了“矿山领导和工人同时下井”的规定。本来这一规定的初衷是希望通过领导珍惜自己的生命从而爱护工人的生命。然而,呈现的现实是,矿难发生的脚步并没有减缓,一些地方领导下井的规定并没有按照执行。

  高温停工、领导同工人同时下井,这些规定,无不体现着政府对群众生活的关怀。可是,由于没有实质性的惩罚措施、对触犯规定者处罚力度不够、监管的不到位等,原本维护工人权益的规定在一些地方成了一纸空文。

  高温停工、领导同工人同时下井,这些被政府所制定的规定体现的是政府的权威。然而,在对这些规定三令五申、一再强调之后,因高温下工作导致中暑死亡和领导没有下井的不断出现,引发的是人们对于这些规定的质疑。而代表政府权威的规定遭到质疑的背后损害的则是政府的权威。

稿源:红网 作者:映红烛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