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伏天 挥洒你的汗吧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4日01:31  郑州晚报

  温度被刷新 中暑人数多

  初伏以来,全国多个地区连续出现了极端高温天气,历史最高温度被屡屡刷新,受持续高温的影响,人们的身体舒适度明显下降,情绪“中暑”者明显增多,医院心理门诊就诊的人数明显增多。

  马克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他是个铁杆球迷,正好遇上今年的世界杯,于是,开赛以来,他是全情投入,通宵达旦,比赛场场不落。刚开始还可以,天气也不是很热,熬夜后白天补上一觉就没问题了。可到后来气温逐渐升高,白天睡不着,晚上不想睡,食欲也明显下降,由于吹空调时间太长,还闹起了肚子,再加上父母总是催着他出去找工作,所以心情糟糕到了极点。有一天,看球赛时,他忍不住对着电视机发起脾气,发展到后来,情绪极易冲动,不仅和父母经常吵架,还和女朋友闹翻了。

  健康管理师李夏萍介绍说,夏季炎热,容易产生烦躁情绪,如果再加上睡眠障碍,极易打乱人体正常平衡状态。中暑是人体不能适应炎热环境的结果,尤其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生理中暑和“心理中暑”的比例都会急剧上升。

  中暑的发生和人的劳动强度、体质、营养状况有关。要预防人体生理中暑相比来说比较简单,注意防晒保护、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夏季许多人在居家和办公室使用空调的频率相当高,但一定要注意空调的温度不能太低,最好调在26℃,低于26℃会损害身体健康,也浪费能源;空调房间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使用中央空调要注意定期清洗制冷器上的管道;刚从户外高温环境回到空调房时,特别是人体大汗淋漓的时候,千万不要对着空调的出风口吹冷气,或用冷水冲凉;去公共游泳池游泳时要注意池水的卫生状况。

  心理中暑 夏季更需警惕

  比起生理中暑,心理中暑则相对要复杂一些。高温天气对人的心理情绪有很大影响,尤其是性格内向但又十分要强的人,更容易出现“心理中暑”。“心理中暑”在临床上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心烦气躁,爱发脾气。比如常因鸡毛蒜皮的小事,与家人或同事闹别扭;二是思维紊乱,记忆力下降,经常丢三落四,不能安下心来思考问题;三是情绪低落,情感淡漠,对事物缺乏兴趣,对人缺乏热情;四是行为古怪,反复无常。心理中暑会对人的心理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比如,生气发火会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甚至引发猝死,对老年人和心脏病患者威胁更大。

  “心理中暑”还容易引发交通事故。长时间驾车,会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持续紧张状态,很容易造成心理问题。司机在愤怒、悲哀、忧愁、恐惧时,感受性、理智性降低,拙于观察和思考,在这种情感支配下驾车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如许多人开车斗气就是一种不良情绪。

  为了预防“心理中暑”,每天晚上要减少娱乐活动或看电视的时间,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以便保持心态平和。另外,要注意改善居住环境,保证室内通风,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

  心烦会增加人们对烟和酒的依赖,这无异于饮鸩止渴。很多人习惯在炎热天气喝啤酒,男性安全饮酒的限度是每天不超过20克、女性不超过10克纯酒精的饮用量。为了避免“心理中暑”,心烦时可以采取自我调节的方式:一是宣泄,宣泄不是找人吵架,而是找人说出心中的烦恼,要和外界多交流、和家人多聊天,这是减负。二是多活动,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把心里的“火”发散出来。三是自找愉悦,寄情于山水之间,宁静的自然情景可以更好地调节情绪。

  形正气就顺心情变舒畅

  小米是个舞蹈爱好者,各种类型的舞蹈都会一些,这两年,她又迷上了一种强调形体的瑜伽课程。像小米这样通过舞蹈不断塑造优雅体型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则是越来越慵懒了。看一个人的站姿,女的少有亭亭玉立,男的少有直立挺拔。而看坐姿,则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躬着腰,少有笔直端正的。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腰开始疼了,脖子也开始酸了,浑身特别累。再过一段时间,或许就会有什么劳损和脊椎类疾病。

  为什么呢?古人有训“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行如风”。老祖宗很聪明,早在几千年前就懂得我们现代医学研究的人体结构力学,要求人们要调身、要正身。如果你不注意调身,很容易引发许多疾病。

  人体内的五脏六腑是挂在脊柱上的,实际上也是一个悬挂系统,如果身子老是歪着,那么五脏六腑就都偏离了自然的生理位置,脏腑的功能就会受到损伤。当人坐在太师椅上时,要顺应椅子的结构,必须坐直了才舒服,脊柱成一条线,脏器各安其位,全身气血流畅,意气浑然一体,自然就会气沉丹田。古人明白形正气顺的道理,所以发明制作了太师椅,在坐姿上契合了天地之间气机运行的规律。

  武国忠曾在他的书中开玩笑说,现在的人大多都处于无意识的紧张状态中,两肩是往前耸的,容易焦躁、发怒、疲倦。如果人坐在太师椅上想发火也发不起来,因为“形正气顺”心情舒畅了。坐在太师椅上的人,时间久了,气息都会趋向于中正醇和的。请继续阅读C04版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