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师开讲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4日04:24  华龙网-重庆晨报

  周顺恺 重庆画院院长:

  年轻艺术家

  应努力出精品

  我觉得这是重庆文艺发展的一个良好的开始,这个展览多彩的画面和各种艺术形式,多角度、从各个层面表现了我们的社会生活。

  我感觉当代艺术的发展出路、前景应该是精品创造。中国是个美术大国,画画的队伍和画家是世界之最。这么多人画画,那么多作品产生,我们这个社会不缺画家,但是现在还缺高端的画家;不缺作品,但是缺精品。

  缺有丰富内涵的、有很高精神含量的和有较高技术难度的作品,缺个性化探索的作品。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的文化标志,还是文化精品、经典、传世之作,我希望年轻的艺术家多做努力。

  张杰 四川美院副院长、油画系教授:

  艺术交融要找到

  各自的生命力

  东西方艺术语言的交流,首先,我认为一定是一个平等的基础。我们今天的主题是“东言西语”,所以要有这样一个交流方式一定是文化相互之间是平等的。

  第三个层次就应该是一种相互之间真正的交流,就像一对恋人一样,有接触、有沟通之后有相爱,要有相互交流才能产生艺术的结晶。

  我昨天看新闻节目,中国的花卉引进国外的栽培技术,使花卉栽培工业化、产业化,花的营养、种植、培育都是一种模式,产生出来的花大致都一样。当花朵全部是一样的时候,我个人认为就失去了花的美,那么我们的艺术更应该注意,在交融过程中,要真正找到自己独特的生命力。

  张奇开 四川美院油画系教授:

  中国文化资源

  非常丰富

  看展览过程中很多人问我,到底日本跟中国之间有什么区别,展示的作品表现了他们哪方面的特质?

  这次展览上我们可以看出日本还是比较关注绘画的语言、形式和变化,对绘画语言的探索投入得比较大。中国艺术家主要是看一些问题,做作品更倾向于当代性,一般都是通过艺术作品来谈一些问题,引起警觉和关注。但日本一看就知道文化底蕴非常深刻,现代主义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有很多印象主义的色彩构成。

  中国艺术家看问题比较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也是和中国的文化历史有关系,所以中国的文化资源是非常丰富的。

  田中允 AJAC展艺术执行委员会主席:

  艺术是3岁孩子

  画画的延长

  艺术是什么?我觉得是一个三岁的孩子画画的一个延长。人类因为悲伤,不吃饭就会死去。在中国有所谓的神仙,他们不吃饭就可以活下去,那样的话就可以继续不停地画;日语里面有一句话叫“无名、贫穷、美丽”,我觉得这是最好的状态。

  我12岁就开始画油画了,除此之外我其他什么都不画,可以一生只追求这样一个东西对于我来说是非常幸福,虽然我过得有点贫穷。我今年69岁,离100岁还有三十多年,我想我还是会像目前一样继续努力,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后追求所谓的顶峰。我希望有跟我一样想法的人们可以聚集到AJAC,不管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聚集在一起,做像今天一样非常棒的画展。本报记者 裘晋奕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