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数千师生玩疯了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4日04:37  北京日报

  

数千师生玩疯了

  本报讯(记者刘昊)音乐会、音乐教育论坛、乐器展……这两天,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将国家会议中心变成了音乐的乐园。会场中,中外教师演绎的“音乐公开课”永远是观众最多的地方。这是北京的首创,为世界音教会烙上了北京印记。

  《静夜思》、《枫桥夜泊》,这些小朋友都熟悉的诗歌,却很少有人知道吟诵起来是什么感觉。近百位中国音乐教师在“公开课”上一起学吟诵,他们就像刚刚拿到新玩具的孩子一样,兴奋地体验着熟悉的诗歌给他们带来的全新感受。

  来自朝阳区中小学和幼儿园的300多个孩子也走进会场,一位美国音乐老师和孩子们席地而坐,讲故事、玩玩具、拍打身体、和着节拍唱歌跳舞;澳大利亚的音乐教师用即兴歌舞把教室变成了“迪厅”;还有学奏日本竹笛尺八、欣赏昆曲和全身钢琴弹奏法……31堂“音乐课”让数千师生玩疯了。“太好玩了,要是这么教学生,他们肯定乐疯了。”一位尽兴舞蹈、满脸通红的音乐老师兴奋地说。(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真没想到北京的孩子这么自信,这么大方,原本以为他们会很扭捏。”澳大利亚的老师课后评价,“他们的音乐反应很灵敏,使课堂气氛非常好,他们甚至可以听懂我说的英语,简直太棒了。”

  组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以往的音教会很少有这种互动性很强的教学展示活动。我们今年增加了“音乐公开课”的环节,旨在让国内外音乐教师关注普通课堂,汲取双方的先进教学方法,让北京的孩子有机会接触国际音乐课程。

  不仅“音乐公开课”让世界音乐教育大会有了中国的影子,而且在北京国际音乐文化展上亮相的中国古琴同样给大会留下了中国的味道。被誉为中国琴老祖宗的战国秦筝、南宋时期的海月清辉琴、唐代开元年间的金银平纹琴、清代的飞龙琴……向人们展示了一部中国古琴史。从中原流传到日本、蒙古、朝鲜的古琴也一起展出。更神奇的是,众多古琴中最昂贵的唐代九霄环佩琴,直至今天还能演奏出乐曲。

  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和音乐文化展将一直持续到本周末。其间,还将举办数百场论文交流、学术论坛以及音乐教学展示活动。RJ063

  图为:8月3日,来自菲律宾的安格隆竹筒琴乐团在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上进行了专场演出。团员们均为在校学习音乐的孩子,他们使用的安格隆竹筒琴是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因为它是用手摇动的,所以也称摇竹。演奏者摇动时,竹棍与竹筒互相碰撞发出声音,连续摇奏时,音色颤动,华丽悦耳,宛如流动不息的潺潺溪水,十分动听。 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摄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