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费”为何越收越多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4日04:52  大众网-大众日报

  跨行取款费、点钱费、小额存款管理费、打印账单费……虽然银行的利息越来越少,不过针对存款人的收费名目却越来越多,这也难怪有网友抱怨,如今银行存款的利息,还不如向银行支付的各种手续费多。

  这样的银行收费逐渐上涨,也可能成为未来国内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中国银行业或许正走上中间业务收费逐渐上涨之路。

  银行收费项目的逐渐增多,早已不是新闻。早在2003年4 月,工行率先取消ATM取款“免费午餐”,牡丹卡在同城跨行ATM 取款,开始收取手续费2 元每笔,其他银行相继跟进;之后,银行卡开户手续费、异地存款手续费以及信用卡与借记卡年费渐渐都开始征收。

  2006年5月,坊间传闻已久的“跨行查询费”开始征收,该收费曾在当年被誉为最不合理的收费之一,有网友质疑:“这就像我把自己的车停到停车场,停车场的经营者拿我的车去出租,然后我想查一下我的车还在不在,你还跟我收钱,这怎么可能是合理的?”

  同年,“小额账户”开始征收管理费,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你的账户中只有几百元,可能“存着存着就没了”。

  而在谈及银行不断冒出的收费项目时,“ 与国际接轨”,这个理由最多。其逻辑在于,境外银行的中间业务收费非常普遍,并且是境外银行的主要盈利手段之一。

  所谓“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其种类非常繁多,大致可分为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银行卡业务、代理类中间业务、担保类中间业务等九大类。普通公众平日里涉及的转账、取款等业务,都包含在中间业务中。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能占到总收入的50% 以上。

  不过,这样的说法并不能得到公众的认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是,国内各大商业银行都以存贷差为主要盈利手段,在其他境外银行存贷差只有几十个百分点时,国内各银行仍以数百个百分点存贷差盈利。这边的收费还没有降下去,另一边的收费却又升上来,自然无法让公众满意。

  隔链接储户如何避费

  银行名目繁多的服务收费项目再次备受瞩目,甚至有人统计出名目高达上百项。因此,如何防止“被收费”,做个明明白白的消费者,成了金融消费者关心的问题

  但即使新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得以出台,银行服务重回“免费午餐”时代似乎也没有可能,因此想要最好的规避银行种类繁多形式各样的收费项目,消费者应该谨遵三大原则。

  首先,消费者应该把自己手中的账户进行一个详细梳理,化零为整。由于目前各大银行对于各类账户都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因此账户越多,所承担的收费项目便越多。尤其是长期用不上的账户,不如用销户的方式,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同时,新开账户时,也应该谨慎选择开户银行、银行卡种类和服务类型。没有必要开通的服务项目尽量不开通。活用“高科技”手段,也是规避收费的最好办法。目前,各大银行都在积极推广网上银行业务,其安全性和操作便捷程度也日趋完善。同时,使用网上银行业务,其收费也有一定优惠措施。如常规的账户查询、转账等业务,由于不存在跨行、跨地区问题,因此也不产生所谓的“跨行、异地”费用。(本报综合)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