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公私斗法 16路公交趴了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4日05:11  大河网-大河报

  □首席记者 何正权

  本报讯“16路公交啥时候能跑起来啊?都5个月了,咋还不恢复通行?!”连日来,信阳市火车站沿民权大道至东双河镇的居民,不断投诉。记者调查发现,16路公交车之所以不见踪影,是因为信阳市公交体制改革遭遇阻力,“民营”和“公营”仍在“死掐”。

  旧车堵住门 新车“原地待命”

  记者沿线查看,滚滚车流中,的确不见了往日标志醒目的16路公交车。记者赶到信阳市交通局,几辆客车一溜堵在大门左边。交通局的门卫说,这几辆车已经在这里停了好几个月了。

  同一日,记者在信阳市公交公司院内看到10多辆崭新的公交大巴整齐地停放在停车场上。“这是专门给16路新买的更新车辆,已经停放了5个多月了,老车主们阻止新车上线,这些新车只好趴在这儿。”该公司营运科王科长说。

  实施公车运营 遭遇车主抵制

  “他们这样做,是为了阻挠公交公司推行的公交运营体制改革,因为改革触及了他们的经济利益!”信阳市运管局局长杨力说,鉴于现行的单车挂靠的种种弊端,公交公司决定推行公交运营体制改革,变过去的私人单车挂靠为公车运营。“考虑到16路公交车运营期限已到,车辆已到强制报废期,我们决定从该线路开始试点,逐渐推行改革。”

  此前,16路公交车由13个车主自己购车后,分别与公交公司签订挂靠合同;车主自主配备司乘人员,上路运营。改革推行后,由公司统一购车,配备司机、售票员,按照国有的模式统一管理、统一运行。

  信阳市运管局副局长曾安祥说,为保证公车运营实施,管理部门早就明确了对16路原承包人的安置照顾措施,“但仍遭到原车主的抵制”。

  16路车主以16路是由他们高价购买的,以及购买车辆投入成本尚未收回等理由,坚决拒绝退出公交市场。车主们要求继续实行单车挂靠模式,或者由政府支付他们每辆车补偿费用15万元。

  市民呼吁 公交早日为市民出行行方便

  由于历史的原因,信阳市城市公交经营形成了独特的挂靠经营模式。“信阳230多辆公交车,只有12辆是公交公司自己的,其他全部为私人所有。这在全国都罕见。”公交公司一位负责同志说。

  这种模式的后果,是随之而来的公交车“黑市”。个体公交车主把公交车和公交线路经营权捆绑在一起,在黑市上非法交易。“以16路为例,至去年11月,其公交车价最高的一辆,居然炒到13万元,而该车已经接近报废,实际价值不值一文。”知情人说。

  早在2000年6月20日,本报A09版就以《“挂靠”经营生公交乱象》为题,对此现象进行了报道。此后,该市的公交运营体制问题开始摆到信阳市政府和该市交通主管部门桌面上探讨。

  信阳市人大代表余国忠对记者说,截至目前,信阳市公交学生票、月票不能正常运行,老人、残疾人免费乘车不能实现,公交服务质量不能有效提高等,罪魁祸首,就是公交私营。“车主首先是投资人,而投资就是要获取回报的,公交私营怎么会搞公益?”他质疑道。

  公交公司和该市交通主管部门也认为:“部分人把公益事业当做为自己牟利的工具了。”

  该市交通局则希望:公交要改变单车挂靠的落后公交运营模式,促进公交利民、惠民政策的落实。

  信阳市民丁女士呼吁:早日妥善解决公交改革问题,还全市群众出行便利。

  (实习生李丰山对此文亦有帮助)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