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探索公益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4日05:58  浙江日报

  见习记者 徐齐

  在温州坊间,一个专门调解小区三方纠纷的民间组织正受到业主、业委会的信任,这就是今年年初成立的温州市业主和谐生活研究会。这一民间组织在全国尚属首家,它以业主抱团维权为初衷,致力于调解业主与物业、开发商之间的纠纷。截至7月底,温州400多个小区业主委员会,已有近140个业委会及个人会员加入研究会或达成加入意向。

  研究会这个专业“娘舅”当得怎么样?纠纷调解过程中有没有遇到问题?近日,本报记者进行了实地调查。

  纠纷调解现场实录

  整个上午,蒋成富基本上就在自己办公室和陈幸福办公室之间来回传话,扮演“娘舅”的角色。7月下旬的一天,记者正好目睹了一场纠纷调解的全过程。

  蒋成富是温州市业主和谐生活研究会会长,陈幸福是办公室主任。他们的办公室里分别坐着温州惠中物业公司的老总和东南大厦业委会的3个业主代表。

  业主和物业双方靠蒋成富这样传话交流,已逾两个半小时。12时15分,双方签下调解协议书,蒋成富和陈幸福作为调解员,也在上面郑重签了字。

  眼前的这一幕,得从1个月前的一场交割风波说起。

  东南大厦的物业管理合同6月底到期后,经全体小区业主表决,不再与之续约。然而时近7月中旬,原物业公司惠中物业尚未撤出小区,新聘用的物业公司无法入驻。

  惠中物业给业委会开出了一张数额不菲的“交割清单”。清单称,业主们还拖欠物业公司近20万元款项。业委会则认为,物业公司在管理大厦两年多期间,已占用了不少本该属于业主共有的收入款项,业委会没有理由再付钱给物业公司。

  双方僵持之下,东南大厦业委会主任林恩把这张“交割清单”送到了温州业主和谐生活研究会。陈幸福很快指出单子中的“猫腻”,物业提出的款项很多不符合物业法有关条例。

  但陈幸福明白,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博弈的关键在于,物业公司握有东南大厦的相关资料和图纸,没有这些资料和图纸,新的物业公司无法开展工作。这些资料和图纸,是他们要价的真正筹码。

  为调解这场矛盾,陈幸福和蒋成富周旋了近半个月。他们不但把相关物业管理条例翻了个遍,还凭着跟物业公司高层的交情,多次打电话圆场。终于,惠中物业最终在电话里接受了退出条件。

  “做和事佬真的很累。”蒋成富带着沙哑的声音对记者说,房屋渗水、绿化面积缩减、地下车库租赁、物业机构无故撤离……业主和物业之间的纠葛可谓剪不断理还乱。

  比“居委会大妈”更专业

  事后,记者分别采访了惠中物业总经理郭君生和东南大厦业委会主任林恩。

  “很多业主完全不懂得物业管理的游戏规则。”郭君生把物业公司比作业主的管家。“现在管家很难做呢,和谐生活研究会的人很清楚这些。他们说的话我们更容易接受。”

  林恩也告诉记者:“这事情如不是有研究会的专业人士调解,恐怕很难解决。”林恩认为,现在小区的纠纷往往涉及具体利益,“居委会大妈”式的解决方法已经不适用了。

  “业主往往不清楚开发商、物业公司的责任、义务,自身权益受损了也不知情,即使知道也很难维权。”陈幸福表示。

  陈幸福也列举了一些小区业主常会碰到的“猫腻”。比如,居民用电、商业用电价格相差1倍多,物业把电梯、楼梯间公共用电拉到商铺,电费由业主买单,物业又以商业电价向商家收费;物业半年到一年须公开账目,很多没做到;屋顶、楼梯、消防通道是公共场所,有的物业却把消防通道出租给个人做营业房;房子的设备层归全体业主,供楼层维修用,但一些开发商将设备层当物业用房甚至出售,而物业用房本应按比例配建等等。

  “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最迫切的事情就是用相关法律知识把业主们武装起来。”蒋成富说,研究会将在8月份举办相关的培训班。

  研究会本身除了咨询和协调的功能外,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调查。“每天接触的大量案例,为我们做科研提供了丰富的样本。”

  研究会由官司催生

  在温州业主和谐生活研究会成立之前,会长蒋成富有两个身份,一个是浙江新邦建设有限公司工程师,另一个是温州东方大厦业委会负责人。

  2007年,因东方大厦原物业公司拖欠业主预付的100多万元水电费押金,业委会开始奔走于多个政府部门,但均未获支持。“维权时才知道,很多住宅小区都存在类似问题。于是,我想把各小区业委会联合起来,成立一个民间组织,专门出面协调这类纠纷。”蒋成富说。

  就是这个抱团维权的想法催生了后来的业主和谐生活研究会。研究会几个筹备组的发起人,也大都是蒋成富在维权时结交的“各路英雄”,有物业问题专家、社区工作人员、律师,还有法官。

  2010年1月,经温州市民政局批准,“温州市业主和谐生活研究会”挂牌成立。

  “如果会员与物业公司、开发商有矛盾,研究会将介入调解,提供法律咨询,必要时可接受会员委托起诉。同时,将定期举办讲座,普及法律和房地产知识,交流经验,提升业委会维权能力。”蒋成富这样介绍研究会的职能。

  “在协会成立之初,我们被当成了骗子。我们去要温州各个小区业主委员会的通讯名录,想发展会员,但一些相关部门以泄露机密为由说啥也不给名单。”

  研究会成立之初的3个月,因为拿不到温州各小区的业委会名单,推广工作几乎停滞。“那3个月里,我们只好一个一个小区走访,邀请他们参加研究会,3个月时间走访了30余个小区。”蒋成富说。

  据介绍,研究会的会费,单位会员是每年3000元,个人会员是每年100元。

  但是,当记者翻开研究会的入会账簿,看到现已入会的小区中,倒有一半是免交会费的,还有几家也只交了一半会费。

  “这些交不上会费的,多是老城区的旧小区,没有物业管理用房和经营用房,几乎没有什么营业收入。我们视情形给予减免会费。”

  蒋成富属于温州第一批富起来的个体经营户。经了解,从研究会成立至今,为维持开支,会长蒋成富个人投入已达27万元,副会长章方增也自掏腰包10多万元。陈幸福全职在研究会工作,没有领过一分钱工资。秘书长陈琴星也是全职,每个月只拿600元钱的油费补贴。“我们都以做公益的心态在做工作。”陈幸福说。

  这两天,研究会增加了一名新人员——年过六旬的高宇一,他是看到媒体报道后自愿前来帮忙的。曾在居委会服务过的他告诉记者,来这里就是为了让社会更和谐。

  7月上旬,研究会牵头举办了温州首次业主委员会经验交流研讨会,市区130多个业委会参与了研讨。有与会者评论说,这研讨会既像一场业主的“控诉会”,又像是一次业主权益的“普及讲座”;8月,研究会将开办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培训班,届时,主管部门的官员和相关学者将应邀对业主们进行维权方面的授课。“我们的努力已经慢慢有了结果。”蒋成富说。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