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成都出租车运价听证 涨价必须的涨幅有点高

  

成都出租车运价听证涨价必须的涨幅有点高
旁听市民何兴远写出纸条“坚决反对涨价听证”
成都出租车运价听证涨价必须的涨幅有点高
专家学者参加人,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廖宏斌
成都出租车运价听证涨价必须的涨幅有点高
成都市汽车运输集团公司出租汽车分公司李建明
成都出租车运价听证涨价必须的涨幅有点高
在听证会上发言的唯一的出租车司机代表赵国成
成都出租车运价听证涨价必须的涨幅有点高
旁听市民何兴远要求发言被主持人拒绝,他反对出租车涨价

  23名代表无人明确反对,最终调价方案报成都市政府批准公布实施

  【听证内容】

  根据车型不同,调价标准分为三个档次,运价将与燃料价格联动。14万元以下车型起步价拟定为8元,不再收1元燃料附加费,起步价含1公里里程,每公里租价拟调整为1.9元;14万元(含)-25万元车型起步价拟定为14元,起步价含1公里里程,每公里租价拟调整为2.5元;25万元(含)以上车型起步价拟定为16元,起步价含1公里里程,每公里租价拟调整为3元。

  昨日上午,备受社会关注的成都市中心城区出租车运价调整暨建立与燃料价格联动机制方案听证会举行。本次听证会原定的26名听证代表,因为3人临时有事请假,实到23人。据华西都市报记者现场统计,其中有8名听证代表明确赞成调价方案,有8人有条件赞成听证方案,有7人没有明确表示赞成还是不赞成,没有任何代表明确表示反对涨价。听证会上,议论焦点主要集中在增加返空里程、基价里程公里以及降低第二档车起步价14元等几方面。

  有关部门将在充分吸纳各方意见后,确定最终的调价方案报成都市政府批准公布实施。

  【代表声音】

  消费者拥戴专家够尖锐

  昨日的听证代表中除了经营者参加人、相关利益方参加人、专家学者参加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参加人外,还向社会公开征集了消费者参加人。如果说随机抽取的消费者代表了广大民众对中心城区出租车运价调整意见的话,那出租车涨价可谓受到

  “全民拥戴”。倒是一些专家学者对提价依据等方面的质疑声音足够尖锐。这让此次听证会的氛围有些怪怪的,就连西南交大交通运输学院的帅斌在听证会上发言感慨:“今天听证会很有意思,消费者都同意涨价,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倒是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声音1:应该调价,但涨幅不能太高

  四川迪泰律师事务所曹军:出租车运营成本增加,我个人认为应该调价,甚至是必须的。但如何调整的问题就很复杂了。成都人打的一般运距在10公里以内,平均5—6公里居多,按照方案调整的价格水平,已经高于全国中等城市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成都最接近的武汉市,2009年下半年出租车运价调整为起步价7元,含2公里,每公里1.4元。与之相比,成都的这个方案明显偏高。

  我之前咨询过很多出租车司机

  和市民,觉得起步价8元合理,他们认为起步价应不超过10元。所以,调价关键的问题是调多少,如何调应慎之又慎。提价20%相对合理,超过30%就太高了。

  成都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李东:如果出租车价格提太高,市民消费不起,出租车空车率必然增加。我认为,出租车价格并不是最高或最低就最好,而是最适合我们自己的,才是最好。在提价问题上,供需双方应该找到一个平衡点。

  声音2:成本上涨,是如何涨上去的?

  西南财大公共管理学院廖宏斌:接到出席听证会的任务后,我立马组织了学生进行调研。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成都人均可支配收入排第11位,但按照方案中的调价标准,成都出租车行驶到3公里时,价格水平排15个副省级城市中的第3位,6公里时排第5位,成都市打的平均距离是5.62公里。

  从听证方案来看,我反对过高过快涨价。我建议速腾出租车起步价9元,捷达出租车起步价8元,每公里运

  营价格和运营时间不变。我还想对方案提到的一些问题提出质疑。出租车运营成本不断上涨,幅度达到80%,我想问这是怎么涨上去的?如果是企业管理不当,可以通过优化管理,引进先进机制等方式改变,不能简单转嫁给消费者。还有我想问,出租车行业出现问题,政府主管部门的管理水平是否需要提高?成都是平民城市,民生味浓,我不希望出租车涨价影响到成都市的形象。

  声音3:上调价格,不如降低规费

  成都市政协委员彭良:关于返空里程,前两次关于高污染汽车和限车的听证会,把成都市中心城区界定为绕城高速以内,这是符合成都市的城市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的。但这次调整方案确定8.5公里以上就要按返空计价,连中心城区都没出,确实难以让人信服。

  关于营运成本:我与近20位驾驶员进行过交流,80%以上认为调价不

  如降规费。规费是运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就在想,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管理工资支出比我们高,单价收入不如我们,为什么别人就没有出现营运成本倒挂?问题的关键在什么地方?根据方案中提出的核减成本700多万,相当于每年向每辆车多收5000多元,这样的不合理收费能够长期存在,究竟该谁来监管,谁来负责?

  声音4:合理调整运价,保障司机收入

  成都市汽车运输集团公司出租汽车分公司李建明:我平时基本上坐公交车,买房子也有贷款,作为一个老百姓,我希望不涨,甚至降下来。但12年来,我们举步维艰,企业也向上面反映了若干次。成都中心城区出租车价格水平,已经不能适应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蓉城出租车有限公司赵国成(与会代表中唯一一位出租车司机):我开出租车已经19年了,来参加听证会之前一直跟同行、乘客交流。前几天在西门拉几位太婆,很近的距离,问她们为啥要打车,她们说成都出租车便宜,三轮车起步价还要5块,就算只

  有1公里的路,也要打的。

  成都出租车的运价现在确实偏低,已经执行了12年。近年来,因为成都市出租车价格过低造成了市民的打的难,此外,加气难也成为困扰出租车司机的一大难题,加一次天然气甚至要排7到8个小时。希望有关部门通过合理的科学的公正的方式上调出租车运价,希望通过这次调价来保障出租车司机的合法收入。

  我赞成价格上调,支持8元起价,1.9元每公里的调价方案。成都有10635辆出租车,这是我们出租车驾驶员的共同期望。

  【政府说法】

  出租车日均成本增加

  “单车每公里平均运营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燃料费、修理费、固定资产折旧费、五险一金、司机工资等耗费性成本,间

  接成本是出租车公司管理产生的费用。”听证会上,成都市物价局工业交通价格处处长龚晓俊公开了目前成都市出租车的运营成本。

  实际增加成本进入调价范围

  龚晓俊说,调价前,成都市物价局对2008年、2009年度中心城区客运出租汽车的运营成本实施了成本监审,抽样5家出租车公司。监审的车型包括1.6L捷达、爱丽舍、东风雪铁龙以及2.0L速腾,同时抽取了1325辆不同经营模式下运营的出租车。最终得出的成本监审结论为:两年平均单车含税

  运营成本,1.6L排量为每公里1.803元,2.0L排量为每公里2.323元。

  今年7月1日起,成都市CNG价格上调至4元/立方米。按单程日均耗气量29.88立方测算,日均增加成本38.84元,以企业负担30%计算,实际增加成本27.19元,这27.19元就进入了调价范围。

  “3公里模式”抬高基本租价

  对于很多市民提出的上调基价公里数的问题。龚晓俊在听证会上也作出了说明。

  第三档次基本车价调价2元后,比原来6元(5元加1元)上调了33%,每公里租价调整为1.9元后,比原每公里租价1.4元上调36%。起步价和每公里租价平均上调35%,若按成都市中心城区出租车载客平均行程5-6公里,实际涨幅为24%左右,即每次出行平均多支出3.6元。

  “不少人就提出将基价公里数上调至3公里。”龚晓俊说,3公里模式,即便是在不调原基本租价5元的情况下,乘坐3公里也是8元,加上1元燃

  油附加,就是9元。即起步价在3公里模式下,基本租价不做调整,9元单车载客平均运距为5.62公里,代入相关公式计算后,每公里单价将调高1.63元,即调整后的公里单价为3.03元。虽然3公里的基本租价得到满足,但提高的每公里租价3.03元却十分吓人。这将真正导致乘客流失,影响司机的正常收入。

  同时,龚晓俊还说,单车日载客平均运距是决定基价公里数取值大小的关键,成都市单日载客平均运距为5.62公里,80%的乘客为10公里以下的中短途出行,而多数城市的出行多为10公里以上的中长途出行。

  调价方案出来后,有人质疑调价是否是为公司逐利。龚晓俊说,有关部门进行的成本监审,就是通过价格规制的矫正手段,使公司与出租车司机共担风险。

  “现在的出租车经营市场已与过去不一样了。”龚晓俊说,现在出租车经营市场供需背景首次出现大逆转,以前五城区招驾驶员,不愁没有人来开,而现在成都要招出租车驾驶员已扩大到全省范围。

  同时,在规费方面,根据今年的规费指标,公司每月已下降了800-1000元,比如速腾在2008年6月才投放时,每天上缴的规费为388元,2009年改为368元,今年减为348元,每天比2008年少上缴40元,每月少缴1200元。

  运价调整不是为公司逐利

  最终方案将综合各方面意见

  “听证会不是决策会,听证会后,将综合各方面意见建议,以不断寻求各方大致能接受的方案。”龚晓俊说,不排除听证会后,本着让利于民的态度,对方案做出调整,“还存在调整各方负担的比例问题的可能性”。

  【现场花絮】

  带着反对纸条入场旁听代表现场发飙

  昨日听证会上,一个瘦瘦的中年人坐在旁听席上,拿着一张A4大小的纸,上面写着“何兴远坚决反对涨价听证,能否开创中国降价听证·或平价听证”。在整个听证会过程中,何兴远听得十分认真。

  中午12时30分,主持人做了总结发言后宣布听证会结束时,何兴远响亮的声音在听证会现场突然响起:“我有话要说,旁听代表为什么不能发言?”主持人告诉他,按照规定,旁听代表不能发言,会后可以提交发言材料。他“愤怒”地站起来,开始面对媒体发表他的观点。

  “这些消费者代表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我了解到的消费者都反对涨

  价,真正的消费者怎么会这样发言?”何兴远说,他是下岗工人,因为户口不在本地,所以只能报名参加旁听。

  “对于出租车价格调整一事,网上反应相当激烈,绝大部分网友都是站在反对的立场,为什么今天来参加听证会的代表都不出来反对呢?”何兴远说他很关注公共事业,特别是对成都出租行业。他认为,出租车相对公交车而言,受市场影响相对明显,如果这些“的哥”真的开不下去了,就会选择放弃,而目前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出租车火爆世人都知道,即使有那么多套牌车,生意也很火。”何兴远说,如果真的营运不下去了,他自己就会离开,他既然存在,那么就是相对合理的。

  消费者“太激动”三次中断发言

  两位消费者参加人在听证会上的发言,制造出两个截然相反的气氛高点。参加人林向辉,整个发言不超过3分钟,除了表达出支持出租车涨价的观点外,他3次中断发言,称自己“太激动了”,听证会现场一时有些哗然。林向辉认为,成都出租车起价低了一些,价格便宜,调价是必然的。

  如果说林向辉的发言是感性特色,之后发言的消费者参加人赵晶贤大妈就是理性特色了。用主持人笑称的“幽默语气”,已经退休多年的赵大妈先用三个排比句做发言铺垫:“12年以来,房价涨了,1600元涨到了8000多;猪肉价格涨了,3块5涨到了12块;我的退休工资也涨了,从300多涨到了1400多。”她提高语调:“12年,各种物价都涨了,可我发现有一样东西没涨,那就是出租车价格。”赵晶贤的发言,获得了听证代表的掌声和笑声。

  本组稿件由华西都市报记者姚长寿蔡宇陈羽啸摄影报道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