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酷热中的坚守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4日06:51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张骏 梁建刚 通讯员王刚 薛文冰 实习生陈亦珈

  傍晚的一场暴雨并没令高温中的申城 “退烧”。39.6摄氏度!昨日上海的最高温度再创新高。

  连日的极端高温天气下,酷热考验着游客的耐心,考验着世博园区运营的能力,也在考验着站岗值勤,担负世博安保任务的武警官兵。

  酷热中坚守,无论在闹市中心、地铁车站,还是世博园的内外。挺立的“世博兵”们,日复一日默默奉献。

  记者分几路现场探访。

  卢浦大桥巡逻哨:最高的“守望者”

  拿着温度计,记者都不敢相信自己眼睛,49摄氏度!

  一桥连接南北,桥下就是美不胜收的世博园景。横跨世博园上空的卢浦大桥,按说是俯瞰世博的最佳观景地,但在太阳直射炙烤下,这里又无疑成为上海最热的地方之一。武警上海总队一支队官兵,正是这里的世博“守望者”。

  中队长李扬笑着告诉记者,今天的温度还不是最高的,前两天支队军医来巡诊,刚走上桥,只能达到50摄氏度的温度计竟然爆掉了。不仅如此,官兵在桥上巡逻,每天都要吸入大量尾气,高温季节热浪夹着尾气侵袭过来,一班哨站下来,哨兵一头灰尘不说,嗓子干、眼睛疼,这种不舒服没法说。

  一辆卡车从身边开过,车尾热浪带着尾气扑面而来,记者面部感到微微灼痛,被浓烈的尾气呛得直咳嗽。

  临近傍晚,李扬带领官兵开始忙碌起来,加固哨位上的遮阳伞和执勤标牌。他告诉记者,据刚刚收到的天气预报,晚间将有暴雨。每当遇有这样的特殊气候,支队都会发布园区执勤安全预警机制,“要确保目标安全,先要确保执勤官兵自身安全。”

  世博园区升旗手:最庄严的值勤

  昨天是尼日尔国家馆日。

  上午10时,世博中心东门。没有一丝风,等候观礼的嘉宾不时挥动手中的团扇,仍然禁不住汗从额角滑下。

  这时,穿着笔挺的警礼服、戴着白手套的3名升旗手,迈着齐刷刷的步子进入场地,顿时吸引了人群目光。但见在两名护旗手护送下,旗手正步擎旗走到旗杆旁。在游客看来,升旗手浑身透着一股子潇洒。

  但记者随后随官兵回到休息室,看到了另一番光景:

  一脱下警礼服,汗水早将士兵们的衬衫打湿,脸上、手上全是细密的汗珠。听国旗班班长司龙建说,每天为不同国家的国家馆日升旗,每个国家的国歌长短都不尽相同;为了确保升旗仪式万无一失,升旗手们每次都需要提前一小时到场,与军乐团配合预演。别看升旗仪式最长不过数分钟,但要保持完美的军姿、仪态,这其中要花费的力量和功夫,丝毫不比任何岗位轻松,何况在高温之下。

  升旗仪式完毕,没任务的战士们稍后还要继续基本功训练。战士们说,“站功”是国旗班战士的一项基本功,要站得直、站得稳、站得久,领口别大头针,头顶盛满水的碗,背上绑特制的“十字架”,两膝间夹着薄纸站;“走功”是另一项基本功,腿上绑着沙袋踢正步,标着尺子练步幅,卡着秒表练步速。这样的训练,即使在高温天,没任务时天天练。

  现在,升旗手们每天都要在园区的8个出入口升降旗。坚守184天会期的开闭幕式、馆日荣誉日仪式上升旗任务,是每个国旗班官兵心中最大的荣耀,“能站在这个舞台上,都觉得特自豪。”

  西藏南路警卫哨:最“孤独”的守卫

  在世博园区西藏南路入口处,记者发现了一位有些 “特殊”的哨兵。

  这个哨兵站在一座房子的背后。身旁,几台空调外机,正在呼呼地向外吹着热风。哨兵的面前,是世博园的最边缘地带,一面铁丝网墙。墙外是一条不到5米宽的人行小路,再往外,就是一堵高高的白墙。

  哨兵向外而立,两只手的手指紧紧贴住裤缝,腰杆笔直,一动不动,直视园外。从后看,军装后背已经被汗水洇出一个弧形。

  这里,看不到园区的绚丽华美,有的只是一面墙。也许,这里可以堪称世博园中最“孤独”的哨位吧。

  记者来到哨兵身边,被他发觉了,他立即转身向记者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同志,有什么事?”未敢打扰他的工作,记者没说太多,只看到了他胸牌上的信息:张兴旺。

  不一会,有两位战士提着水桶和毛巾,来到哨兵身边。哨兵擦了擦脸上和脖子上的汗水,战士又将一些水洒在哨兵所站的台子上。细一观察,原来,这里就是站岗哨兵们体感最热的地方。这块台子上,铺了一层薄薄的橡胶垫。记者将温度计放在哨兵的脚下,稍做测量,即便刚刚浇过水,台上的温度仍然超过了37摄氏度。以记者所观察到的战士们每40分钟一班岗,休息40分钟又是一班岗来计算,每天战士们要在这块台上站立至少7个多小时。

  水门望哨:最“费眼”的卫士

  东昌路、其昌栈水门,是世博园区主要的水上出入口之一。每天都有近万游客,由水门乘游轮进入园区。

  登上位于水门3楼阳台的望哨,这里的哨兵负责警戒游轮航道,防止无关船只接近、进入水门水域,被称为水门的“眼睛”。记者一上来,就发觉这里完全置于阳光直射中,哨兵必须凭江而立,严密观察水面情况。

  记者看到,此刻哨兵身上的军装,到处是片片汗渍,帽子上还有白色的盐霜。望哨时间长、要求高,处在阳光曝晒中,哨兵上哨半个小时基本汗就出干了,盐霜都是汗渍的结晶。

  走近望哨,记者发现尽管这里炎热难耐,可是凭江临风,抬头就能欣赏浦江美景。不过,哨兵王平告诉记者,无关船只进入水门水域,轻则干扰游轮正常航行,重则发生相撞事故。站在望哨上,官兵半秒钟“小差”也不敢开。“眼睛一眨都不能眨,在这里站哨太费眼了。”王平说。长时间站哨,官兵都养成了眨眼少的习惯,无论强光、江风都必尽量少眨眼睛,“只有到了下哨,才感到双眼火辣辣痛。”

  正说着,世博游轮“翡翠公主”号即将离站。这时,一艘运沙船快速接近水域。王平眼明手快,立刻用哨位上的扬声喇叭发出警告,请来船停船绕行。运沙船听到警告马上驶离航道,一起安全隐患消弭无形。

  物流仓库哨:最“发汗”的巡逻

  下午2时,记者来到世博园区半淞园路附近的3号物流仓库。这里是世博园区主要仓储点,用于存储整个园区饮用水和食品。仓库外,几名战士正在阳光曝晒下巡逻。巡道一侧的仓库墙上,10多台空调机向外不断喷吐着热气。

  汗珠,正沿着巡逻战士的脸庞不断往下滴,但战士步伐依旧整齐,目光警惕。现场执勤的指导员许永光介绍,这些空调主要用于维持仓库恒温,防止食品变质。

  上有烈日,下有热风,听战士们说,这个仓库巡逻哨堪称最“发汗”的哨位。有时一班哨下来,战士的皮鞋都能洇出水来。记者向哨兵脚上看,果然好几人脚上穿着“花皮鞋”,几乎一步一水印。

  许指导员介绍说,为了确保哨兵安全,支队对仓库巡逻哨做出硬性规定:每15分钟必须补充一次水分。一班哨2个小时下来,平均每个哨兵能喝三四瓶矿泉水。由于大量出汗,不少哨兵的手脚上都结了汗斑,有些还得了痱子,太阳一晒痒得抓心挠肺,汗水一刺激又痛又烧。可这一中队,自担负世博任务以来,从无一人病休。

  地铁执勤哨:最“反差”的哨位

  地铁里凉快?对乘客可能是,但对“世博兵”们来说,却未必。

  下午1时,记者手持温度计在浦东世纪大道地铁站实地测量,分布在4个出入口的战士站岗处,每个出入口的温度都超过32摄氏度,其中最热的12号口高达34摄氏度。谁会想到,在凉爽的地铁站中,还有“反差”如此强烈的地方。

  记者在一旁观察了近1小时,12号口的两名武警战士露出的一小截手臂上,到处是被蚊虫叮咬出的小包,但两人的军姿笔挺,甚至没有伸手挠一下。连长龚敏健说,这些天,每名战士每天需站岗8小时,2小时一班,一直持续到11月。“高温下,上级对战士们非常关心,不但配发了风油精等降暑必备品,还将执勤地点根据时间作了微调,高温时将岗位挪到了地下电梯口旁。”他说,“即使如此,任务仍不轻松,好几位战士两只膝盖都红肿了。”

  世博园外如此,世博园内,战士们的任务则更多。在“世博专线”世博大道站,当记者早晨赶到现场,首班车一到,顿时近1.5万名游客拥入站台,哨兵们严阵以待,迅速将出站游客分为若干股,引导他们由12个出站口出站。点点橄榄绿护卫在站台两侧,如堤岸束水,几分钟就将游客送出车站。“这样的冲击我们每天要承受上百次。但只要我们在地下把压力‘吃’下来,地面上的园区就会有序多了。”带班干部宋海师说。

  在站台的一角,一处哨位引起了记者注意:狭长闷热的甬道里,哨兵面对一扇灰沉沉铁门,身后标牌上写着:安全通道,非工作人员谢绝入内。因为通风不良,安全通道内极为炎热,在这一哨位上的战士李三敏,身上早已从内到外湿透。记者站进甬道体验一把,没想到两分钟,就有些支持不住了。听介绍,他们平均每天要在这站6个小时。短短一小时内,李三敏们已经劝阻了20多个想从这里出站的游客。

  离开时,记者不经意地发现,铁门一侧贴着一张两寸的中国馆照片。面对记者询问的目光,李三敏有些羞涩:“进园区执勤3个多月,还从没去过中国馆。每次我看见这张照片,就想到自己在地下守好这扇铁门,是为了保证地上世博园区的安全,就觉得一切付出都值了。”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