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善款:基金会管还是政府管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4日07:51  东方网-文汇报

  本月初,民政部会同五部委发布《青海玉树地震抗震救灾捐赠资金管理使用实施办法》,规定慈善组织募集的善款,需要汇缴拨付到青海省政府、青海省红十字会、青海省慈善总会的专用账户中,由青海省方面统筹安排使用。然而审计署调查发现,截至目前,除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中华慈善总会外,其他全国性公募性基金会汇缴进展缓慢。

  一些基金会认为,政府统筹管理可能会让对善款走向的监管变得困难,无法向捐赠人交待。针对灾后的善款应该如何管理、政府在其中应该保持何种身份等问题,记者采访了慈善业的有关专家。专家表示,政府统筹善款从大局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善款的管理必须尊重捐款人的意愿,政府的角色只能是一个“协调者”。

  必须满足捐赠者意愿

  “民政部出台要求慈善组织将所收的善款统一汇缴,从大局来说,这个要求是对的。”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副秘书长乌振英昨天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从统筹满足各个领域救灾需求、避免重复投入的角度来说,民政部的要求不能说是无的放矢。但对慈善组织来说,确保善款按照捐赠人的意愿被使用,是必须得到保障的基本原则。一旦资金脱离了自己的视线,出现种种的担忧,也是可以理解的。

  据了解,作为民政部发文确认的15家可展开救灾募捐的社会团体和基金会之一,在青海玉树地震发生之后,儿基会总计收到了大约3000万元人民币的钱物。乌振英告诉记者,在民政部下发相关通知之前,有相当一部分已经通过当地妇联等常规渠道落实到项目建设上了。而在接到通知之后,剩余的这部分资金,则由基金会与民政部有关部门协商之后,按照捐赠者的意愿,通过青海当地政府的具体相关部门继续落实使用。

  据悉,在之前国内发生的一些大型灾害的救灾过程中,确实出现过集中针对学校建设等某些领域的善款占的比重较大,而投向其他一些领域相对较少的情况。这次国家民政部之所以要求慈善组织汇缴善款,可能就是出于统筹协调的考虑。“从基金会的角度来说,假如无法确保捐赠者的意愿得到满足,那么对于未来捐赠活动的开展,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乌振英说。要让慈善组织主动、乐意将善款交给政府管理,确保捐赠者意愿和权益的相关保障措施得以落实,不可或缺。

  政府应是协调者角色

  民政部救灾司救灾捐赠处一位负责人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15家慈善组织将玉树地震捐助款物交由青海统筹安排,这是募款前就有的一种大致约定。而这个“约定”,则来自4月17日民政部发布的《关于做好玉树“4·14”地震抗震救灾捐赠工作的通知》。该文件对“统筹使用”表述为,“民政部协调两个总会和其他基金会将所募资金统筹用于灾区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

  对于这个通知,上海政法学院副院长关保英说:“捐赠是一个民事行为,其行为应该根据相关的民事法律来规范,而不是通过行政命令来解决。”2004年颁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基金会应当根据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使用其财产;捐赠协议明确了具体使用方式的捐赠,根据捐赠协议的约定使用。所以,捐赠物资应当按照捐赠人和基金会的协议管理。捐赠人需要清楚自己所捐资金的走向。政府在其中应该是一个协调者的角色。

  在玉树地震之前的慈善救助中,政府并没有规定除了两个总会之外的其他全国性公募性基金会要“汇缴”。对此,民政部有关人员解释,考虑到青海经济社会环境的特殊性,针对汶川灾后重建项目投入存在诸多重复建设,“需要系统性统筹”。关保英认为:“政府不能去管不该管的事情。行政命令的行政效力再高也不应高过民法。”

  善款去向用途须公开

  “像地震这样的大灾难发生时,只有国家认可的慈善机构,才可以接受相关捐赠。”上海慈善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马仲器律师告诉记者,从这个角度而言,政府对于善款进行监管,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毕竟,慈善组织募捐的平台,是经由政府认可之后才获得的。如果政府不出面,完全依靠社会组织自行运作,就我国社会的现状而言,也未必能确保每一个组织都自觉自律地按照规定使用救灾款物。即便在西方国家,发生大灾难的时候,救灾工作同样需要由政府来进行主导。

  至于这次民政部要求15家慈善组织将善款交由青海省政府统筹使用,马仲器表示,类似的情况在国内还不多见,很难仓促断言其究竟是好或不好。但根据我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和救灾条例的有关规定,对于签订了捐赠意向书、表达了明确捐款使用意向的捐赠人,慈善机构必须按照捐赠人的意向来使用善款。即使是由青海省政府来使用善款,这同样是无可更改的铁律。

  “政府所能够调整的,只是那些捐赠给灾区、却未指明使用方向的捐赠财物。”马仲器表示,此外,善款去向和用途必须公开;而假如捐赠者最终发现自己的善款没有得到满意的使用,可以要求予以改正,甚至要求收回善款。“不论善款的使用者是慈善组织还是政府,这些原则都必须遵守。”

  本报实习生赵征南记者袁祺本期策划:王星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