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性光辉的绽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4日08:11  法制日报

  □楚建锋

  一个突发的灾难性事件,闪烁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坐标,如满天星光熠熠生辉、光耀出炎黄子孙的大情大爱大智大善大德大贤,光耀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魂魄!这就是盛夏七月,著名导演冯小刚新近执导、被人们称为“残酷23秒、悲伤32年”的故事片———《唐山大地震》带给观众的艺术魅力。

  生离死别的家庭故事

  《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普通唐山家庭在震后32年间的悲欢离合,既是一部灾难片,也是一部描写中国人亲情和家庭观念的情感史诗。1976年,唐山,卡车司机方大强和妻子李元妮、龙凤胎儿女方登、方达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7月的一个傍晚,方大强回到家与妻子儿女团聚,但突然———地震了。为救孩子,方大强死了,方登和方达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无论想救哪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元妮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了母亲作出的抉择。震后,元妮独自抚养着儿子,选择了坚强地活下去,劫后余生的方登被赴唐山救灾的解放军夫妇王德清领养,开始了自己的另一种生活。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

  但是,打那以后方登怎么也原谅不了母亲“见死不救”的做法,而惨遭亡夫弃女之痛的元妮怀着对丈夫的深深思念和对女儿的无比愧疚在此后的32年间几乎以一种自虐的方式生活着。影片从多个角度折射出埋藏在一家三口灵魂深处的道德良知,透视出中国最普通老百姓内心深处闪耀的夫妻之情、母子母女之情、养父养母养女之情……让人们面对灾难的考验时,拷问出灵魂的真善美,拷问出中国民众、中华民族的光辉人性!

  影片的生命与灵魂

  只有思想深度介入,才会赋予影片以活的生命与灵魂。《唐山大地震》以其特有的精神营养和心智撞击,迸发出对思想、道德、情愫和良知的凝聚、淬炼、升华。影片中,冯小刚以其深厚的艺术功力,以及对“灾难兴邦”民族之魂的精准理解,以唐山大地震为蓝本,以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中爆发出的至善大爱的民族精神价值为主导,把李元妮遭遇地震灾害变故后坚韧、自强、真诚、质朴的灵魂之情宣泄于银幕,使灾难的悲情转化为灾难之后的思考,在思考中历练人性、升华人性、张扬人性、绽放人性!

  影片尤其通过讲述方登怎么也理解不了妈妈在地震废墟上“救弟弟”的抉择,在32年人生旅途中饱受心灵煎熬,但却又常常在梦中与父母弟弟相会,并且难舍难分、血浓于水的母女亲情,使已远嫁加拿大,试图在生命中忘记唐山、忘记生母的女儿形象高大而感人!导演冯小刚通过对人物心路历程、情感亲情的准确把握、传神刻画、光影讲述,使这部灾难片充满着人间温情、人生诗意,充满了中华民族上善若水的精神!

  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艺术的生命力所在。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更在于用影像讲述了生活的本质,揭示了人性的真谛,因而焕发出无限的感染力。画面中力求还原真实的地震场景,如地震前的蜻蜓压城、蓝光闪烁,地震中的墙体被一道道撕裂、人们四处奔逃、瞬间尖叫呼啸,地震后的残垣断壁、无数双大手小手、暴雨泥浆,绝望呼救……把地震“说没,就没了”的巨大破坏力演绎得淋漓尽致。人物中元妮、方登母女面对地震后,元妮心里再也走不进别人,因为她深深懂得丈夫方大强用生命给了她余生,她要为他坚守,她要住在破旧低矮的小屋里等他回来。方登知道自己是“唐山人”,宁做未婚妈妈、宁愿被学歇除,也要远走他乡、靠当家教生下小生命“点点”……这些都传神地表现出这对母女的至情至善、至真至美!

  感受影片的艺术张力

  细节决定成败。影片更注重对每个人物、每个场景、每个细节的深思熟虑、准确把握,力求使其与整个剧情发展相得益彰、丝丝入扣。如影片开始时,元妮从盆中拿西红柿时只剩下一个,取出后甩掉水、稍微思索后递给方达吃,为稍后的地震废墟上救女儿还是儿子的抉择埋下了伏笔!再如,清明元妮烧纸祷告亡灵,告诉亡夫方大强记得回家的路时,为之后剧情发展到儿子方达要给母亲买新住宅,元妮怎么也不同意作了注解。还如,女儿在墓地看到自己的墓穴中母亲整齐码放的小学中学课本时,转过身去,背对着母亲蹲在地上的灵魂拷问等等,都精确地反映出此情此景、此时此刻人物的真情实感,让人过目不忘,令人遐思、催人动情、催人落泪!使观众不得不为炎黄子孙的真情所感染、所感动、所不能自拔!人物语言的“唐山话”,更使整部影片入情入理,增添出无穷的艺术张力!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说,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因为它消除了自然美的局限,使思想、情感外化为作品,把心灵的生气灌注于自然现象。人物主角李元妮人生经历的每个过程、每个场景、每一次喜怒哀乐,都被主演徐帆准确地把握,感同身受地诠释,例如从地震之前与丈夫相聚的喜悦,地震中眼睁睁看着儿女被地震吞没的恐惧,地震后被压在石板下的两个儿女只能救其一时的痛苦抉择,到艰难抚养儿子方达长大成人及与女儿方登的重逢,李元妮使得这部作品自然而然地流淌出血脉亲情、血脉相连的现实美景,确实催人泪下,感人至深。

  今日唐山

  被称为“二十世纪全球十大灾难之一”的唐山大地震,已经过去了34年。而这座被誉为凤凰之城的城市和她的传奇经历,却始终是世界关注的焦点。

  回首34年不平凡历程,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组令人振奋的数字:2009年,唐山地区生产总值达3781亿元,同比增长11%以上;财政收入达413.3亿元,增长14.1%。财政收入和增速均列河北省第一。同震前的1975年相比,GDP和财政收入分别增长58.6倍和100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震前的54.5倍和70.1倍。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