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火炉”的帽子为何都是“被摘除”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4日08:26  国际在线

  央视气象节目主持人宋英杰在博客中公布了全国最近10年高温天总数列前十的大城市排名表。福州以375个高温天名列榜首,其次是杭州、重庆、长沙(扬子晚报)。

  首先要恭喜那些从“四大火炉”中“被除名”的城市。而之所以用“被除名”这个词,实在是因为这顶帽子摘之不武——不是靠自身努力,而是其它城市更热。

  城市夏季温度之所以接连攀高,越来越热,与越来越多的人购车代步——机动车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加剧了“温室效应”;越来越多的人安装空调——排放大量的热气;以及城市越来越硬质化——太阳辐射升温快、散热慢,城市温度因此逐步升高。既然如此,为何不见通过自身的努力,给城市降温,继而主动摘掉“火炉城市”的帽子呢?

  不妨看看国外是怎么做的。同样是高温,德国人为何不装空调,反而挤爆商店买电扇呢?不是德国人不愿意装空调,而是德国的法律中规定,公共建筑(含政府办公大楼)夏天不允许开冷气,因此,其建筑无论是设计还是应用,都特别注重于建筑外墙的节能效果。与之相比,我们有全球最贵的房子,但是新建的房屋中99%以上都是高能耗建筑。建筑不节能,能不热吗?

  当然,高温毕竟是自然灾害。然而,如果能做足充分准备,人们的心理也能凉快点。芝加哥就规定,只要温度在32.2摄氏度以上,义工将不时造访老人与体弱多病者;如果温度达到40.6摄氏度以上,全市启动紧急计划,所有市政建筑都进入24小时制冷状态,免费开放供市民乘凉。反观我们,连高温补贴都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应对之策更是少之又少。

  如果城市的发展不能更科学、建筑不能更节能、应对不能更充分,哪座城市又不是“火炉城市”呢!(杨菁)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