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领导干部要常照“礼仪镜”

  樊琪教授精彩语录

  领导干部是人民公仆,又是公众人物,当以身作则,成为礼仪典范!

  站有站相,坐有坐姿,领导干部从着装搭配,到握手迎送,从说话声音,到用词选择,都要讲究礼仪的“套路”。

  本报讯(记者 舒薇 实习生 江文龙)“递名片、吃西餐、握手迎送,这些看似简单不过的礼节,如果不懂礼数,领导干部也会闹笑话,还让政府形象大打折扣。”昨日,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电视节目“东方讲坛”涉外礼仪讲师樊琪为全市1000余名县(处)级领导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礼仪课。讲座由市委副书记谢树林主持。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润儿,省外侨办主任肖祥清,市领导张剑飞、余合泉、杨顺初、谢建辉、袁观清、范小新、张湘涛、张迎龙、陈泽珲、虢正贵等到会聆听。

  为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全面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今年,长沙提出“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的战略目标。陈润儿要求,全市领导干部要掌握国际知识,通晓国际惯例,遵守国际礼仪,不断提升国际交往本领,积极参与和推进城市国际化。为此,市委、市政府特举办此次礼仪知识讲座,对县(处)级领导进行政务礼仪、国际礼仪知识的普及培训。

  广州公务员彭某成为网络红人“咆哮哥”而引起社会强烈关注。“领导干部是人民公仆,又是公众人物,当以身作则,成为礼仪典范!”樊琪教授对此表示,这不仅仅是一个干部言论失当而引发的简单事件,它折射出干部队伍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领导干部的言谈举止,时时刻刻代表着政府的形象,稍有偏颇,政府的形象就会在老百姓心目中大打折扣。

  “公务宴请,不事先了解客人的风俗习惯、喜好忌讳,按自己的想法一厢情愿准备饭菜,结果功夫费了钱没少花,客方还很不满意,还把事情给办砸了。”樊琪教授说,由于不注重公务礼仪而闹笑话的尴尬事在一些政府机关时有发生;出席外事活动,更是要懂得国际惯例、他国风俗和宗教信仰等,否则就会闹国际笑话。

  会议室里当众抽烟、饭桌上用牙签剔牙齿、吃饭时大声喧哗……这些看似“小节”的不文明,很可能就出现在领导干部身上。樊琪教授建议,领导干部要时常照照“礼仪镜”,文明礼仪要从细节入手。“站有站相,坐有坐姿,领导干部从着装搭配,到握手迎送,从说话声音,到用词选择,都要讲究礼仪的套路’”。樊琪教授说,诸如参加公务活动的男士要穿黑色袜子,公务活动中不能随便接听手机,和人握手时不可东张西望……就连“自觉守时,也是领导干部应该遵循的一种礼仪”。

  在2个半小时的讲座里,樊琪教授围绕“为什么要学礼仪”、“礼仪对领导干部的意义”、“礼仪是什么”、“领导干部的个人礼仪”、“领导干部掌握礼仪的诀窍”深入浅出地讲述,赢得了阵阵掌声。“‘恶补’了礼仪知识,尤其是国际礼仪,这堂课很受用!”市口岸办的一位干部听完讲座后高兴地说。

  领导干部学礼仪绝非附庸风雅

  何旭

  长沙市1000多名县(处)级领导干部于8月3日听了一堂主题为“领导干部要做礼仪楷模”的讲座。笔者赞同主讲者樊琪教授的观点,领导干部当成为礼仪典范。

  领导干部学礼仪,尤其是学习西方礼仪,近年来成为不少沿海和开放城市的必修课。长沙在此刻针对领导干部进行涉外礼仪教育,与当前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战略目标有着必然联系。领导干部不仅仅是当地民众的服务者,他们的舞台应该更宽广,目标应该更加高远,因而,应该具有更加多元的素质。

  学习涉外礼仪是与时俱进。我们常说,中国是礼仪之邦,似乎是不缺乏礼仪的,但客观地说,这是一个内循环的文明。要与世界沟通和同步,要与世界宾客往来,还得学涉外礼仪。一个掌握了必要的服饰、仪容、姿态和言语礼仪的领导干部,更具有与世界对话的优势。

  领导干部学礼仪,归根结底不是为了附庸风雅。近些年来,长沙领导干部读书报、看高雅艺术表演、甚至学习音乐知识,几成习惯,紧接而来的学习涉外礼仪也就不奇怪了。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执政,更好地发展一方,更好地带动一方文明风尚。一个领导干部,如能多学习点本领,具有七十二变化甚至更大的本事,那是多好的事情。

  正如竹筷子文化不意味着节俭,洋叉子文化也不意味着奢侈浪费,学西方礼仪,绝不等同于走时尚搞高消费;也不意味着两类不同礼仪系统的对决,学了这套系统就丢了那套系统,或者面对不同的服务对象滥用礼仪。我们不要走入这样的误区,如果这样,那就是适得其反。

  礼仪,有时是可以调和的,唯其品质是不变的,那就是真心表现出对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的尊重。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的领导干部如能处处显露勤政廉政的品格和饱浸学识的素质,或许,那就是令人敬佩的礼仪楷模了。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