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青石桥畔乱世情

  石头城、建康、金陵,这些古色古香的名字,注定了南京是一个有故事的城市。

  老城西,曾有一座青石桥。桥边有个小酒馆,他是这家酒馆的掌柜,素颜蓝衫,眼神清澈。酒馆真的很小,一个厨师,一个小二,生意好的时候,他这个掌柜就得兼做跑堂。

  正是三月,桃花开了,他立在门前的桃树下,看桥下的粼粼流水。她来了,剪着那个年代特有的短发,身后,还跟着一个十五六岁的丫头。她早就注意到他了,一个小掌柜,乱世中,为什么有着那般沉静的气质。她料定,他不是凡人。

  浅浅地沽了酒,热热地烧了菜。不早不晚的午后,除了她,小酒馆里,再没有别的客人。她请他喝酒,他微笑致谢。第二天,她又来了,一个人,没带丫头。他亲自下了厨,一盘炒春笋,一碟银米虾,半壶酒,一袋花生米,轻易就消磨了一个下午。

  她,是银贵米庄的大小姐,读过书,留过洋。他呢,十四岁离开家乡,十多年的飘摇,才终于有了这家小酒馆。四目相对的刹那,他终于动了心,三十年的客居岁月,也该有个归宿了。

  他们去秦淮河、清凉山、中山陵,去老码头、古江宁、明故宫,他们度过了许多快乐而美好的日子。那是个传统而守礼的年代,最动情的时刻,他们也不过是盈盈相对,十指相扣。

  她偶尔会去酒馆里帮着打理,店里的那个小二,最是乖巧。见了她,总是笑嘻嘻的。问小二笑什么,小二也不回答,只是嘻嘻笑得更厉害了。笑着笑着,她便红霞满面。

  他呢,总是很忙。她能理解,乱世谋生,总归不易。

  一天深夜,她流着泪水跑来,要他带她走。她是订了婚的,家里催她结婚了。幽幽的月光照进简朴的酒馆,他也一脸泪水。他是爱她的,看得比生命更重。与她相守于江湖,何尝不是他的心愿呢?可是,他不能走!正如她所料的,他不是普通人,他是地下党驻南京的特别联络员。这是他的岗位,他不能走。他忍着悲痛说:好姑娘,就该找个好人家。而他,一穷掌柜是配不上她的。她是哭着走的,压抑的哭声在辽阔的夜色中传得很远很远。那夜,他在月光下站了一夜,任清凉的水露打湿了他的发丝和衣袖。

  他常去看她,隔着高墙,可以看到墙内的桃花,那般的妖娆动人。他绕墙一周,再寂寂归去。她呢,坐在高楼上,常常遥望城西,隐约中,可以看到江津桥上古老的栏杆和小酒馆灰蒙蒙的屋脊。

  半年后,日本人攻进了南京城,他奉命撤退。临行前,他去找她。他终于走了进去。四望空空,只有屋角的那株桃树仍在,枝叶浓密,却已寻不出半枝桃花了。她已是早走了,只留下空空的偌大一个院落。

  他去了上海,全国解放后,又去了北平,退休后,回到了祖籍安徽。1997年,阖然长逝于庐江。他无儿无女终身未娶,如今,坟头上早已青青一片。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