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赶走低端人员的调研是馊主意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4日09:36  东方早报

  【社会观察】

  笑蜀

  今年5月至7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就合理调控北京的人口规模展开调研。媒体刚刚披露的调研报告认为,北京市人口持续快速增长带来了诸如资源紧张、基本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压力加剧等问题。报告建议,将合理调控人口规模纳入北京市“十二五”规划,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在加大对高端人才引进的同时,减少对低端劳动力的需求。

  “减少需求”如何落实?北京市人大调研组的具体对策是:“完善低端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退出机制,淘汰一批低端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吸附大量流动人口的小企业等实行强制退出机制,提高各类市场的开业门槛标准。”

  这即是说,解决大量就业问题非但不是民营中小企业之功,反而是它们的罪过。这对小企业尤其残忍。无论它们怎样谨小慎微,奉公守法,只要它们聘用的“低端劳力”多了,马上就可以一票否决,“强制退出”。

  这强制退出该怎么个强制法?《刑法》是不是需要修改,专设一条“企业聘用低端人口太多罪”?当然,这样的罪名肯定是立不起来,社会正义不会允许把排斥弱势族群视为天经地义,甚至不惜为弱势群体提供更为优渥的合法性保护。

  聚集在小企业中的“低端劳力”不是染有烈性传染病的病人,为何要株连企业?对弱势族群的这种公然的歧视和排斥,在任何一个现代文明国家都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如果是官员,会立刻被迫辞职;如果是议员,会立刻被选民炒鱿鱼;如果是学者,同样要身败名裂。但北京市人大调研组却可以那样坦然而从容,似乎根本就不需要考虑这样的风险。

  显而易见,能提出那样的政策设计,在设计者自己看来,他们当然不属于“低端劳力”而属于高端人才了。他们实际上是以高端人才身份要求把低端人员赶出北京。即意味着在他们看来,北京只能是属于高端人才的北京,低端人员统统应该哪来哪去。他们这样不尊重人,这样歧视和排斥弱势族群,那才叫一个低端。

  也许读到这里,他们会不服气:实际问题摆在那,北京市人口早就超负荷而且一直减负乏力,有啥办法?似乎除了弱肉强食的丛林哲学,还真找不出别的更公正和更人性的选项了。

  事实当然不是这样。要解决问题,先要正本清源,弄清北京市人口超载到底是怎么造成的。造成北京人口超载的根本原因,当然不是他们所想象的,外地低端人员无能但又欲望高。逐水草而居是人的天性,向往美好生活何错之有?如果现在的北京城不是拥有上好的福利,上好的文化和教育,上好的公共服务,谁举目无亲也要跑北京去?如果这种落差越大,就越多人涌进北京,北京的人口问题就会越严重。

  资源分配造成的问题,当然只能通过改革资源分配的方式去解决。其他办法要么隔靴搔痒,要么适得其反。北京市人大调研组现在提出的政策设计,在我看来就属于适得其反的范畴。想想北京有多少“低端劳力”?几百万不止吧?为了把这几百万京漂赶出北京,请问调研组,得准备强制关掉多少家民营中小企业?付出多大的经济和社会政治成本?

  话说回来,这其实也怪不得北京市人大调研组。他们能那样无视几百万京漂以及至少几千万潜京漂,根本原因又在于,庞大的京漂没有多少实实在在的公民权利。

  写到这里,就觉得有个好消息来得特别及时。就在几天前,沈阳市刚刚出台新规:不作为的人大代表将被辞退或罢免。人大代表岂止不代表所谓“流动人口”,对本土居民都可以不负任何责任。所以沈阳市才需要推出那样的新规。这新规何其好也,何其及时也。如果有一天,这新规的权利主体能扩大到所谓“流动人口”,就更善莫大焉了。

  (作者系《南方周末》评论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