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汪晖首次公开回应“抄袭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4日11:20  南方周末

  “《反抗绝望》是22年前的著作,就像许多著作一样,存在一些缺点、疏漏,有些是当时的学术和出版惯例造成的,有些是校订和写作中的问题。”

  近日,清华大学教授汪晖接受新加坡的《联合早报》专访时作了上述表示。汪晖自3月陷于“抄袭门”后一直沉默,这次专访是他首次对外公开回应。

  在这个专访中,汪晖说,这些疏失与抄袭、剽窃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汪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学术规范的讨论不应该离开历史的脉络。这类问题在媒体中很难说明,应由学术共同体来澄清。他本人在4月回国后,已将相关资料交给专门研究和处理著作权问题的法律机构进行研究。

  今年3月,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彬彬在文艺理论研究刊物《文艺研究》刊出长文,引述例子指汪晖1988年的博士论文兼成名作《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多处抄袭了李泽厚、勒文森、林毓生等中外学者的专著。此事经媒体连番报道后,成为舆论中一件大事。

  抄袭是否成立成为争论的核心问题。

  汪晖的支持者认为,王彬彬文中所指内容属于学术失范,尚未到达抄袭的层面,尤其是拿20年前的文章说事未免太过苛刻。在豆瓣汪晖小组上,汪晖的粉丝自发收集支持汪晖的言论,或是对王彬彬在文中的抄袭证据进行反证驳斥,甚至翻出王彬彬旧作指其文中也有相同问题,其中也不乏言语攻击。抄袭说并不能撼动汪晖儒雅的学者形象,以及课堂上常常座无虚席的影响力。

  王 彬彬认为,“这本书不断地再版,2008年还增订再版一次,按照出版界的规矩,每增订一次就可以算是新书,学校里可以算新书报成果了,所以不 能说是20年前的。即便是30年前,300年前,500年前,比如明代一本有名的著作,你发现它里面很多东西抄袭另外一个人,你作为后来的研究者,你发现 它就是一件重要的事……尤其是修订再版,修订说明你是根据今天的标准,哪些观点增加进来,哪些观点陈旧去掉。”

  (据《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