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温劳动保障规定执行不力 临时工没有补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4日12:53  国际在线

  今年7月30日至8月1日,由于高温肆虐,山东省济南市中心医院等3家医院收治了许多因中暑入院的户外劳动者,其中8人经抢救无效离开了人世。他们中有环卫工人,有农民工。

  进入今年7月,仅从媒体报道,就可以看到,在全国高温中暑已经引起了很多起伤亡事故:

  “都是因为在野外和露天作业引发的中暑,重度中暑死亡率特别高,特别是在早期抢救不及时的情况下,死亡率会更高,会达到百分之八九十。”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医生告诉《法制日报》记者。

  业内人士认为,与粉尘等职业病相比,高温作业作为一种职业危害,由于其危害更为隐性,在过去长期不为人们所关注。但在这个夏天,高温的职业危害非常明显地显现出来。

  临时工没有高温补贴

  天气虽热,“活儿”还是得干。

  7月30日,记者在北京市东三环的一个站台乘上一辆公共汽车,此时户外温度为38℃。

  “前几天天气热您也一直上班吗?”记者问公交车司机。

  “对呀,没办法,我们这路车两班倒,必须得上班。”司机杨师傅头上顶着一块湿毛巾笑着说。车载温度计显示,车内温度高达42℃。

  杨师傅驾驶的公交车在北京东三环辅路徐徐前行,车上有的乘客拿着湿毛巾不停地擦汗,许多人都因酷热难耐而显得烦躁不安。“这东西就像个火炉子,快把人烤熟了。”行进中,杨师傅指着座位旁边冒着热气的发动机说。

  “天气这么热公司有没有发相关的补助?”

  “有,不是按天给,每个月120元。”

  “那些开空调车的师傅有没有这个补助?”

  “没有。”

  “单位有没有发一些降暑药?”

  “发了降暑药。”

  “有没有出现过中暑或者晕倒的状况?”

  “这是经常的,不过今年我还没有过,去年就因为天气太热中暑了。没办法,我们的工作环境就这样。”

  车停了下来,杨师傅趁着红灯的间隙,拿起茶杯大口灌水,汗珠连成一串顺着脸颊流下,还没来得及擦汗,绿灯亮了,他赶紧驱车前行。而这时,记者抓着的铁扶手已经变得滚烫。

  行进中,记者注意到,杨师傅的左胳膊比右胳膊黑很多。杨师傅说:“我的左胳膊每年夏天都处在暴晒中,两个颜色差别很大,这也是所有司机的共同特点。”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