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心城区120急救突增 八成重症病患是老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4日13:27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贺天宝 报道

  连日高温,本市“120”中心城区急救日均突破800车次,前天达867次,比往年同期上升10%。发热、中暑、中风、车祸、心梗脑猝发病人多,80%重症抢救病人是老人。昨天截至16:30,120急救出车已达571车次,预计本周高温日救护车出车将破900车次。据悉,为应对今夏高温,救护车从日班8小时22辆车、夜班13辆车,增至12小时两班倒40辆车,救护人员也从110余人增加到170余人。

  昨天,本报记者冒着酷暑跟随120医疗急救车出动,体验了一番高温下白衣卫士抢救病人的“生死时速”。

  [记者体验]

  百岁老太心绞痛救护车6分钟赶到

  昨天13:45,120东区市一医院救护站铃声骤然响起,调度中心发来指令,虹口区溧阳路有一老太突患心脏病需急救。 “时间就是生命”,记者立即上了沪F22402救护车,跟随体验120急救。

  在车上,急救医生陈怡婕再次检查了呼吸机、心电仪、除颤器等抢救设备。仅6分钟,120急救车就赶到了溧阳路四平路那户居民家。记者跟随急救医生、救护员拿着抢救担架上了老式民居三楼,只见一名瘦小老太双目紧闭躺在床上,边上71岁的女儿介绍,老人今年已103岁。平时身体尚好,还时常下楼走动。近日高温,家人就不让老人下楼。今天早上,老人就不愿起床。到了中午,突然不住地喊心口痛。急救医生陈怡婕检查发现,老人是患心绞痛。百岁老人突发心脏病很危险,立即进行急救处置。

  120急救车将刘老太送到市一医院,陈怡婕在车上就将103岁老太突患心绞痛病情通报给市一医院急诊室。等到救护车一到,刘老太立即被送上诊治台。急诊医生告诉记者,因救治及时,103岁老太的生命已无碍。

  独居老人中暑昏倒幸得邻居报急

  14:23,沪F22402救护车再次出动,这次是到周家嘴路,一名独居老太在家发高热中暑昏倒在地,邻居发现立即拨打120。

  该名独居老太已88岁,子女都不在身边居住。平时邻居每天都要上门看看她,昨天中午,邻居从外面回家,看到老人家中大门敞开,喊了几声老人都没有回音,感觉事情不妙,立即进房查看。只见老人双目紧闭,昏倒在地。

  记者跟随的沪F22402救护车10分钟赶到。急救医生陈怡婕检查确认,老太是发高热中暑昏厥。当场进行急救处置。由于听邻居介绍,老人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独居在家发高热中暑非常危险。救护车将老太救治到市一医院,老人的子女接报也赶到了医院急诊室。医生提醒,子女最好不要让老人在酷暑中在家独居,避免突发疾病无人照看而救治不及。

  高温天驾车抢树阴道事故频发

  14:40至16:10,记者又跟随沪F22402救护车接连抢救了两起车祸急救病人。巧合的是,这两起车祸都是助动车撞上汽车,驾驶员受伤。

  由于烈日下,许多助动车手喜欢争抢树阴道,往往不注意弄堂口、单位内或路口驶出的汽车,稍有不慎就撞上汽车,很容易受外伤。这两起车祸急救伤员伤势不重,仅手脚等外伤。120急救医生陈怡婕说,进入高温天,许多驾驶员因焦虑、心急等,车祸事故频发。救护车一天要急救多起车祸伤员。她提醒市民,高温天驾车,特别要注意安全。

  金山城市沙滩“下饺子”

  高温避暑上海能否多些海滩游乐场

  □晚报记者 孔同 报道

  “下海像下饺子一样,人太多了! ”高温天里,金山市民蒋先生带着家人前往城市沙滩游泳避暑。天气炎热,城市沙滩的游客数激增,原本宽阔的水面现在“插蜡烛”一般人头攒动,想找个可以泡一泡的地方也不容易。上周六,城市沙滩接待游客量达3.28万人次,创单日游客量纪录。

  海滩成消暑胜地

  连日高温,相对市区较为凉爽又拥有大片清凉海域的金山城市沙滩,游客量激增。金山城市沙滩游客中心赵主任说,上周六为3.28万人次,周日为2.5万人次。即便是本周一、周二工作日,每日也有一万左右的客流量。 “据统计,其中80%是本区游客,其他15%左右是市区包括长三角周边的旅游团队。 ”

  游客蒋先生告诉记者,尽管门票价格为平日30元、双休日50元,夜场50元,不算便宜,但在1.5平方公里的围水面积内,人多的时候仍没有能立足的地方,沙滩上撑起的大阳伞下也常常围上一大圈人。

  2008年金山城市沙滩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点,今年经有关部门检测,城市沙滩海水质量达国家二类水标准,十分适宜游泳消暑。记者查询上海市气象局公布的各区县气温数据,金山的海岸边经常处于全市气温较低的水平,有时气温甚至比市区低上好几摄氏度。

  记者随即向奉贤碧海金沙等海滩进行咨询,发现这几天也同样遭遇了大客流。

  海滩开发投入大

  上海这个有海的城市,过去并没有太多开发海洋旅游资源,而如今这些新开发的海滩在盛夏如此受欢迎,能不能再多开发一些类似这样的海滩游乐场所呢?

  有关人士表示:“这笔投入还是相当大的。 ”根据金山城市沙滩的配备,目前需要24小时安保力量,共有40多人,此外还有50人的救生员队伍。除了人员配备外,自行车步道建设、游乐项目的开发、周边配套的餐饮、卫生设施等,都在这两年间逐步完善。更大的投入是海滩周边的整体规划和海水净化、鱼类养殖等。不过,一过了盛夏期,海边也就没什么人了。 “一年就赚这一波的钱,还需要前期大量投入,又需要经过相当多的认证、环境治理等,不是随意就能规划的。 ”

  金山城市沙滩目前也有扩大游泳区面积的计划,并希望增添更多的游乐设施,但一切仍未成型,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现场目击]

  医院急诊室“热翻天”

  建筑工高温作业患“热射病”白领饮冰啤吃辣食发急性肠炎

  □晚报记者 贺天宝 肖波 见习记者 朱蒙雪 实习生 白金 报道

  连续两日接近39℃的高温天,本市各家医院急诊室“热翻天”。本报记者昨今两天多路探访沪上各大医院,发热、中暑、中风、车祸、心梗、脑猝急救病人激增,80%重症抢救病人是老年人,“空调病”年轻人发病率上升,还有建筑工在户外高温作业4小时患上“热射病” 。

  老人长时间孵空调引发肺炎

  昨天上午9:00,中山医院急诊室,救护车送来一位昏迷的78岁老太。患者女儿彭女士表示,由于气温特别高,老人在家天天孵空调,时间一长感到心脏难受,呼吸急促,并伴有发热。她马上拨打120急救,当班肺科郑医生检查后认为,老人患了急性肺炎。郑医生说天气炎热,老人体质较差,特别容易受病毒细菌侵害引发肺炎。患者容易引起发热,呼吸急促,持久干咳,引发心脏并发症,有生命危险。

  记者看到,因为孵空调而导致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肺炎、哮喘复发等让中山医院急诊输液室人满为患。医生说,老年人孵空调而患呼吸道感染占了三四成。市一医院急诊科主任贡伟介绍,近两日急诊病人中80%重症抢救病人是老年人。

  高温下作业4小时患“热射病”

  昨天傍晚5时许,建筑工王师傅在高温下连续劳作4小时后出现高热、呼吸困难、肌肉痉挛。被送入同济医院急诊科时,王先生体温高达41℃,血压低至休克水平。医护人员赶紧对他进行详细检查,结果发现王先生存在肾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损伤和呼吸衰竭。 “很危险,这些临床表现都符合重症中暑中的‘热射病’特征。”急诊内科主任吴先正说,这意味着王先生很可能会因抢救无效而死亡。

  情况紧急,急诊科医护人员立即给王先生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充分补液,应用冰毯、冰帽、冰袋及冷盐水灌胃、灌肠等降温治疗。所幸抢救及时,王先生病情逐渐好转。

  冰凉啤酒辛辣食物“惹祸”

  昨晚8点左右,一位约30岁左右的白领在同事搀扶下来到了市六医院。额头上尽是豆大的汗珠。他同事说,刚刚大家一起喝酒吃饭,平时他酒量很好,但今天喝了2杯就说自己不舒服,我们看见他脸色苍白并伴有呕吐就赶快把他送到了医院。接诊医生告诉患者的同事,他患的是急性肠胃炎,不过因发现送医及时,病人出现的一些脱水症状已改善,对身体没有重大影响。

  据医生介绍,夏季急性肠胃炎多发于年轻人群,由于炎热高温,工作压力大,许多年轻人喜欢吃夜排档或“下馆子”灌冰镇啤酒,吃辛辣的食物,这样一不小心都会使肠胃功能紊乱,发生病变。

  市六、东方医院等急诊科当晚接诊的急性肠胃炎病人翻番,其中60%左右是冰凉啤酒、辛辣食物等“惹祸”上身的病人。

  “林妹妹”一出空调间就晕

  今天早晨8点刚过,身材瘦弱的年轻白领金小姐被交通协管员和素不相识的路人送到东方医院急诊室时,脸上有轻微的擦伤,膝盖也磕破了皮。据她回忆,自己是在赶往公司时,突然晕倒在地。

  金小姐说,家里只要有人就开空调,地铁、公交车上都有空调,办公室也有中央空调。今天早晨,金小姐像往常一样没吃早饭就出门。医生告诉她,正是由于她习惯了空调的虚弱体质来不及适应突然飙高的气温,所以在低血糖和高温交相作用下晕倒。

  据东方医院急诊科护士长黄伟琴介绍,高温天前来就诊的多为老人、小孩及体质虚弱者。这两天前来就诊的并患中,年轻人患“空调综合征”病例呈上升趋势。

  不干净席子易睡出荨麻疹

  昨晚7点半,26岁的程小姐到市第十人民医院皮肤科夜门诊求诊,她对医生说:“我身上每天都会发出一两个红色硬块,已经一个星期了。 ”程小姐背部、上臂、腰部都有红色硬块,据她形容奇痒无比,医生询问后得知,她前段时间一直使用草席,发现有硬块后怀疑被席虫叮咬,就撤掉了席子,但新的硬块还会发出来。

  “程小姐患的是丘疹性荨麻疹,最近每周都有20多个这样的病人。 ”皮肤科主任史玉玲接受采访时说。“连续高温,大部分市民都用上了席子,有的席子里有螨虫,一些过敏性体质的人被螨虫叮咬后,就引发了丘疹性荨麻疹,即使撤掉席子,还会继续发一段时间。 ”

  [晚报提醒]

  空调房防受寒 户外工作防中暑

  近日呼吸道感染、感冒发烧病人多。许多人走在路上汗流浃背,而一进入空调马力十足的写字楼、商场、地铁等,温差太大,最好随身带一个质地轻薄的围巾,或者披肩,在进入空调环境时用于遮挡寒风。否则,不仅容易感冒,而且也易导致颈椎、肩部的关节受寒冷痛。

  而居民家里最好不要24小时开空调,不妨在早上、傍晚的时候,关掉空调通风。另外,即使开设空调,也要留个窗户缝或者门缝,有利于空气流通,预防疾病。

  天热饮食不当往往是病情突发或加重的因素之一。一些患者自以为内热,喝点凉水甚至冰水可以解热,就情绪化地大口猛喝凉开水,不停地吃冰镇饮料,由于肠道功能差,过多食用冷饮后果更严重,会出现比常人更明显的腹泻反应。此外,气温高湿度大,各类细菌繁殖速度加快,一旦食用了不洁食品,肠胃道有病患者“雪上加霜”,就会出现急性腹泻。

  高温天气下户外活动者、重体力劳动群体更应注意预防中暑。户外活动要避开高湿时段——如上午9点至下午4点,同时应缩短体力劳动时间,适量饮用盐汽水。一旦发生中暑,症状轻的要迅速到阴凉通风处仰卧休息,解开衣扣,腰带,敞开上衣,口服十滴水、仁丹等防治中暑的药品。如果患者的体温持续上升,有条件的可以澡盆中用温水浸泡下半身,并用湿毛巾擦浴上半身,并迅速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