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公报:一些经济学家称楼市怪状不怪开发商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4日13:4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8月4日电 香港《大公报》4日刊文说,一些经济学家从经济规律上解释当前各类“中国楼市怪状”并非开发商所为。

  文章摘编如下:

  旨在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国十条”实施三个多月,房价未因政策效应下跌。以深圳为例,多个新盘价格与四月份时相比仍然坚挺,龙岗区新房均价每平米在1.4万元(人民币,下同)左右,宝安中心区新房均价每平米逾2万元,福田区仅有的两个新盘售价均在每平米3万元左右。

  经济学家从经济规律上解释当前各类“中国楼市怪状”并非开发商所为。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郎咸平上周末在深圳指出,由于投资环境问题和产能过剩问题,制造业资金和避险资金只能把房子当作“投资品”来对待,否则钱就面临贬值风险;加上几乎所有人都被推向商品房市场,房地产市场因而具有天然的涨价冲动。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则认为,人口红利可以解释为什么当前房价在新政后没有拐头向下。“1949年后第一次人口出生高峰期出生的人退休后,中国的房价才可能大幅下跌。这个时间点是2015年,届时1950年至1955年之间出生的人群都已步入老龄化阶段,他们的房子或被卖掉或留给下一代。”

  在他看来,2015年后的中国房地产价格是靠改革红利(如:土地私有化、户籍制度改革)来推动,否则房价不可能持续大涨。

  哈继铭分析称,最终房价还是由经济规律说了算。因此他仍看好2015年前楼市的价格,同时他指出,必须思考如何为居民提供更多社会保障类、养老类的理财产品,否则现今购房主力还会将房子当成“养老金”、“教育金”,储蓄依然会流向房子而别无他处可去。(毛丽娟)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