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印度与中国的“龟兔赛跑”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4日14:20  金羊网-羊城晚报

  当印度人谈到中国时,许多人会把两国的相对表现归结为龟兔赛跑的故事。情况大抵如此:“的确,中国拥有长达30年的两位数增长纪录、熠熠生辉的摩天大楼和8车道的高速公路。但印度拥有‘软结构’,民主制度、法制和言论自由,这为印度提供了缓冲,并使其经济前景更具持久性。”言下之意是,中国迟早会步履蹒跚,而打持久战的印度终有一天会超越中国。

  如果印度真的是一只“乌龟”,那它的表现实在是令人叹服。1991年,印度开始施行改革,当时其人均收入大致与中国相仿。如今,中国的人均收入是印度的3倍多。这并不是说印度的增长速度太慢。实际上,上世纪90年代,印度最终摆脱了缓慢的“印度式增长”,开始以每年5.5%这种还算像样的速度扩张。从2000年开始,印度经济增长进一步提速,达到了7.5%左右。谈到两国之间的对比,印度唯一的问题在于:中国同期表现得更好,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凭借复合增长的魔力,中国已遥遥领先。

  长期以来,摩根士丹利斯蒂芬·罗奇一直强调印度的潜力。他表示,多年来,印度拥有比中国“更好的微观状况”,该国拥有世界级的企业和企业家、大量说英语的人和优秀的IT人才,以及监管谨慎的银行体系。他强调,如今印度正稳步克服“宏观缺陷”,未来几年印度可能会成为“亚洲最大的奇迹”。

  印度需要采取何种措施?尽管印度已浮现真正变革性增长的诱人前景,但在辛格意识形态四分五裂的联合政府,仍然有人对改革能否实现经济高速发展的目标表示怀疑。毕竟,印度仍有40%的儿童营养不良,而牛津大学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发现,生活在印度8个邦的赤贫人口的数量,超过了整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贫困问题如此严重,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人们对于惠及狭窄少数印度人群的政策持怀疑态度,甚至感到愤怒。实际上,印度应付出更多努力,让印度最脆弱的人群也能分享增长的成果。

  然而,仅凭这一点是不够的。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和法学教授格迪什·巴格沃蒂表示,只有推进所谓的“第二阶段改革”,印度才能创造必要的财富,让更广泛的人群分享。在人均收入1000美元的情况下,你能做的只有这么多。

  辛格应进一步推动经济自由化。即便有人并不认为,印度“龟”将超越中国“兔”,印度也没有理由不加快追赶中国的步伐。对于印度穷人而言,这一刻不可能很快到来———数亿人还没有从印度迄今为止的成功中获益。

  (来源:英国《金融时报》8月2日文章)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