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农产品炒作暴利链与公共管理部门职责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4日15:21  新民晚报

  石敬涛

  国家发改委8月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中下旬以来,蔬菜价格出现普遍回升。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的监测数据也显示,蔬菜价格连续上涨了四周,21种监测蔬菜的平均价格上涨了11.9%,其中葱、姜、蒜和叶类菜上涨明显。受此影响,机构预测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将突破3%。

  解读这些数字,其实远不如到菜市场里逛一圈。笔者今天吃早饭的时候,发现连茶叶蛋都涨了两毛钱。而网民更是创意无限,“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等新词语,也在农产品涨价风潮中,应运而生。房价太高,可以暂时观望,暂时不买,但是葱姜蒜、鸡蛋和猪肉,却不能不吃。毫不夸张地说,农副产品才是百姓离不开的刚性需求,最能牵动民众的神经,尤其是那些中低收入者,他们对价格波动最为敏感。肉蛋的价格上涨,不但直接提高了大多数国民的生活成本,影响国民的生活质量,导致民生福利受损,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涨价,CPI突破3%,改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预期。

  “涨”声一片,如何让民众泰然处之?显然,这需要政策善意的呵护,需要公共管理部门该出手时就出手。在持续高温、多雨天气影响下,减产的农产品涨价本是必然,已经要影响到普遍的民生。但问题是,却有一些炒家,以几个月赚取数十倍的利润,加重着民生负担。有投资者自揭姜蒜暴利链,千万元投入的都是小炒家,价格不翻3倍绝不卖。可见,尽管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三部委前段时间重拳打击串通涨价、哄抬绿豆价格的一些经销商,但显然还未能起到杀一儆百的效应。在这非常时期,在暴雨、水灾和高温已经让民生多艰的时候,还需要更加及时、有效的政策供给,不能再让“人祸”给民生的伤口上撒盐了。因此,公共管理部门应该切实加强对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监管,审慎出台调价方案,以防价格的不正常波动,真正做民生的“守夜人”。

  但同时应该看到,“涨”声一片,CPI超过3%,也并不全是葱姜蒜等农产品涨价惹的祸。再则,农产品涨价虽然让人接受不了,但实际上,农民并不是涨价的直接获益者,涨价的暴利往往让奸商和炒作者给盘剥了,要斩断的是暴利炒作链条。更为重要的是,还有一些影响国民衣食住行和资产结构的东西也在涨价。面对“涨”声一片,除了紧盯猪肉、鸡蛋、葱姜蒜和绿豆,公共管理部门需要做的,其实还有很多很多。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