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联合报:台湾尖子生登陆震撼效应的反思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4日16:4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8月4日电 台湾《联合报》4日刊出社论说,最近台湾高等教育界的震撼新闻:不少优异的高中毕业生选择前往大陆读大学。现在两岸人才一出一入有如此巨大差异,且相当程度是台湾内部推力与阻力交互所致,这种景象之不可理喻,后果之难以承担,能不令人思之心惊?

  文章摘编如下:

  最近台湾高等教育界的震撼新闻:不少优异的高中毕业生选择前往中国大陆内地及香港读大学。这类个案早就零星发生,但今年由于大陆制定政策,台湾学测达顶标级的学生可直接向大陆一百多所大学申请就读,人才流向大陆的“制度性”管道于焉成形。

  目前作此选择的学生数尚非惊人,但可想象将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多地倍数增加。从民众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情势来说,此种“来来来,来北大;去去去,去大陆”的趋势,比起三四十年前“来来来,来台大;去去去,去美国”的景象更令人震惊。

  当年台湾学生尚且怀抱着“来台大”的荣誉感;今天这批登陆的青年学子多半可能具有进台大的实力,却宁可舍此就彼。当年的“去美国”乃路途遥远、成本浩大、不是人人负担得起的辛苦选择;今天赴北大、清大、上海的复旦、交大等名校就读的台湾学生,享有同文同种的优势,求学的经济压力也不大,起跑点毫不输人,更增添了彼岸对台湾人才招手的吸引力。

  舆论对此的反应见仁见智。持“反中”立场者当然努力浇冷水。但一般新闻或谈话性的电视节目,已见陆续邀请当事人现身说法,讨论两岸读大学的成本比较、文化差异、生活酸甜苦辣种种,显然视为热门话题,甚至不讳言这可能是大势所趋。受访学生则多自信满满,侃侃而谈竞争力提升如何如何,显得企图心十足。这一方面衬托出“统战危机说”之危言耸听,另一方面也对照出政府相关政策的后知后觉。

  相当程度上,三十多年前显现在赴美留学的大学毕业生身上那种“展翅高飞”的憧憬和跃跃欲试之心,如今已提早落实在台湾高中生对大陆发展的想象之中!这岂不是一个令人想起来都会蓦然心惊的景象吗?

  人才流动在此全球化时代本来不足为奇,相关研究多强调移民者原籍地的“推力”和移入地的“拉力”因素。今天大陆以“大国崛起”之姿,吸引世界人才争相前往,此一“拉力”因素非操之在我,台湾只能期待急起直追。

  其实,最令人为之不安的,是台湾在把本地人才外推的同时,又阻挡外界人才流入。有关白领阶级“出走”现象的研究认为,十年来累积至少百万人,前几年多是出于“用脚投票”的政治因素使然,这几年则大量出现“西向淘金”的举家搬迁热潮;传统的制造业相关的“台商”定义,如今已广泛遍及金融业、广告业、甚至婚纱、美容等无所不包的服务业。

  这些人出走的原因,除了台湾内部的景气因素之外,还有台湾不稳定的政治环境、部分激进团体煽动不友好社会气氛乃至政策闭锁等等。政府对这些中坚阶层的出走无能为力,而绿营对于陆生来台、大陆学历认证等议题也仍全力阻挡;外部人才进不来,台湾人才相率出走,这消长之间对台湾竞争力是何等的损失?

  最近“教育部长”访越南、印度尼西亚归来,谈及向东南亚地区招生之事。在全球化竞争及人口老化、少子化等因素之下,各方对于高级技术人才以及高等教育的对象,各自都有“抢人”的策略。台湾目前如果连东南亚地区都列为积极招生的对象,则一方面留不住自己的好学生,另一方面还要阻挡陆生来台,实在没道理可说。

  现在两岸人才的一出一入却有如此巨大差异,且相当程度是台湾内部的推力与阻力交互作用所致,这种景象之不可理喻,后果之难以承担,能不令人思之心惊?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