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少市民认为电瓶车可改进,不应直接禁止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5日01:51  红网-潇湘晨报

  社区电瓶车从2008年进入长沙市各社区,被人称为“社区小公交”。因其经济、方便的特色,存在两年一直没有衰落的迹象。但是,这些车辆没有牌照,没有保险,没有合法的营运手续,却是不争的事实。

  前日长沙市交警部门发布的一则禁止“社区小公交”上路的通告,引发了社会各界热议。昨日,记者走上长沙街头,对各社区小公交进行了探访。

  体验:步行15分钟,乘车5分钟

  昨日下午4时30分,艳阳高照。记者在井湾子冯家冲社区附近,跟随一辆蓝色的电瓶车上路体验。4时40分许,电动车在井湾子招商银行门口发车,这条线路连接井湾路和香樟路,此时正有2名乘客在候车。

  “这么热的天,如果要走路,会热死去。”一名乘客开玩笑说道。这辆车来自龙骧巴士,女驾驶员告诉记者,目前冯家冲社区有3台电瓶车投入运营,其线路是往返于社区的井湾路口和香樟路口,收费1元。

  记者体验了一下,如果车速控制在每小时25公里左右,5分钟即可从井湾路口抵达香樟路口,而步行则需要15分钟以上。驾驶员表示,一般早晚的客流很大,有些忙不过来,都是上下班的乘客。

  “我们已经习惯了电瓶车,几分钟就一辆,速度也不快,没有出过事。如果要步行的话,至少要15分钟,打黑摩的既费钱又不安全。”一位住在井湾子冯家冲社区的王小姐表示。

  市民:“小公交”存在即合理

  在韶山南路中南大学铁道学院青园路口,有11辆小公交参与营运,可将乘客送至电大。“我们每3分钟发车一次,很受乘客欢迎。”一名经营者告诉记者,全家就靠这台车子养活,如果要取缔,还得另找生路。

  而在树木岭立交桥东南角落的自然社区,有长沙37中、龙吉湾小区以及自然岭小区,居民多达1万人。社区离劳动路主干道尚有约1公里,小巷狭窄,无法通行公交车,居民外出都是步行或骑电动车,电瓶车于是应运而生。

  昨日,本报读者就社区电瓶车的运营发表了意见,对于回家路上的“最后一公里”,几乎所有的市民都认为电瓶车帮了大忙,支持电瓶车的存在。不过,也有不少市民对社区小公交的安全性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一位居民表示,电动车很脆弱,如果被大车碰上了,肯定会受损严重。

  “社区电瓶公交车存在已两年了,存在即合理。”在青园路上,一位居民表示。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目前长沙市有四类“社区小公交”,分别存在于高校校园、大型市场、偏远社区和主干道的狭长连接线。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